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命运和家庭的利益,父母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与精力。但由于高中生心理日渐成熟,自我意识及独立性更强,且高中知识学习难度增大,父母投入往往不尽人意。影响学业成绩的内在因素,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调节学习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学校教育者及家长的普遍重视。不同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究竟如何,研究者却尚未达成一致。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及当前相当流行的在线学习背景下,教育者们更加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重视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但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成就目标定向”作为研究切入点,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取纵向研究的方法,试图在我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制度下探讨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进一步验证他们与学业成绩之间的联系,以揭示成就目标定向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绩产生具体影响的。本研究以烟台地区三所高中分层整群抽取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刘惠军(2003)修订的《四分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和赵坤(2009)修订的《自我调节学习动机与策略问卷-青少年版》,进行问卷调查,两次共测查被试1520人,筛除极端值等无效数据之后,共追踪到有效被试1451人。对所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录入,并使用SPSS Process插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高中生的成绩接近、掌握接近与掌握回避目标定向得分越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高,T1与T2的学业成绩也较好;然而,成绩回避目标倾向越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差,T1与T2学业成绩也较差。2.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不仅能够直接对学业成绩发挥作用,也能通过自我调节学习对学业成绩发挥间接作用。其中,成绩接近、掌握接近和掌握回避目标定向显著正向预测自我调节学习,成绩回避目标定向显著负向预测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3.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不仅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学习影响当前的学业成绩,也对其后期的学业成绩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发挥家庭、学校各方的不同作用,引领学生持有合理的成就目标定向,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