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取得了长足进展,政府部门能否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面、高效的公共服务变得逐渐重要起来。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个服务意识强、办事效率高、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相应的,政府的行政职能模式也应该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官本型向人本型转变,确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体制和管理方式是今后我国更深层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题目,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在街道办事处这一层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进一步转变其行政职能上。本文以街道办事处行政职能的转变为出发点,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之前已经存在的行政理念、体制和管理方式等理论进行思考分析和综合评述,分析前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本文结合街道办事处行政职能的理论基础,阐释了街道办事处、行政职能理论、街道办事处的内设机构及其职能,并进一步运用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服务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解释相关概念,以街道办事处行政职能转变的现状——济南市大观园街道办事处为例,分析日常工作中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情况、转变过程中的探索以及遇到的问题包括职责不清晰、权责不一致;机构设置庞大、办事效率不高;基层财力不足、财源建设不强;整体合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而为下一步提出转变街道办事处行政职能的对策建议提供了依据。针对所讨论的街道办事处行政职能转变遇到的问题,结合服务型政府理论,就如何提升街道办事处的为民服务能力,从理论上分析转变街道办事处行政职能的对策建议,涉及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和方式、理顺街道办事处的内外关系和职能定位、提高履职的法制化和公开化、建全街道办事处的财政保障制度、提高街道办事处的服务能力五个方面。为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必须注重转变其行政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部门的分支末端,要重新定位其行政职能,全面强化其为民服务能力,促使其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本文解答了如何提升街道办事处,尤其是副省级城市的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效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各地街道办事处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步伐,有利于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