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给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相应的服务,另一方面它是农村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主体。然而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城市以及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非均等化情况在政府部门推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中时有出现,并且这些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应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难以保障,从长远角度来看,对社会公平以及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分析,并且辅之以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公共医疗卫生这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以山东省聊城市G县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的开展为例,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当下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展开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在对G县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出当前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进展,例如,各个卫生机构的环境有所改善、医疗器械具有了一定的先进性、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等等方面;然后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医疗设备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以及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例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准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导致权责划分不清、医疗器械远不如大医院先进、部分乡镇卫生院以及乡村卫生室缺乏经营资金、乡村医护人员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等,并且对产生这些局面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这些原因主要有:没有准确的对农村地区的卫生医疗体系进行定位、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一些联动政策制度不健全等等;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清晰的确定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农村地区培养医护人才的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支持、健全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单位的有关保障体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