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细菌壁--膜锚定蛋白Lpp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q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质空间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特有的细胞结构。与革兰氏阳性细菌不同的是,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细胞壁的肽聚糖层之外还包被有一层外膜结构。外膜和内膜这两层膜结构之间所包围的空间,就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周质空间。作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特有的一种最基本的细胞结构,一个稳定的周质空间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命活动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要维系住周质空间的结构,最核心的是维持住外膜结构的稳定性。在大肠杆菌中,有多种蛋白参与并执行维系住外膜结构稳定的功能,包括Lpp、Pal、OmpA等。这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发挥着最重要功能的,是Lpp。
  Lpp是一种脂蛋白,其N端连接的三个脂肪酸分子能够插入到大肠杆菌的外膜之中,其C端能够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方式,“锚定”在细胞壁肽聚糖上。通过这种同时“锚定”肽聚糖和连接外膜的方式,Lpp稳定地拉拽住外膜并且维系住外膜的稳定性。而Lpp也是大肠杆菌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通过共价键连接在细胞壁肽聚糖上的蛋白。Lpp在γ-变形菌纲的肠杆菌目、弧菌目、假单胞菌目等多个目的细菌类群中广泛存在。
  尽管过去50多年里对Lpp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有很多关键的科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至今科研人员依然无法有效的通过各种显微手段观察到Lpp,这也对Lpp的深入研究造成了重要的限制。本硕士研究课题通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大肠杆菌Lpp的直接观察,并结合分子、生化、显微观察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大肠杆菌Lpp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大肠杆菌L,D转肽酶基因对Lpp蛋白锚定的影响,以及Lpp在其他菌株中的多样性,并为后续Lpp生理功能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论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大肠杆菌细胞壁结合蛋白Lpp的观察与鉴定
  我们使用高分辨率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大肠杆菌细胞壁进行了观察研究。在高分辨率原子力显微镜下,细胞壁表面布满密度极高的颗粒状结构。经蛋白酶酶解实验及对酶解物进行质谱分析之后,发现酶解后得到的肽段来自大肠杆菌的Lpp蛋白。然后我们在大肠杆菌中敲除掉了lpp基因,敲除株细胞壁上的颗粒状物质完全消失。最后我们对敲除株进行了lpp基因回补,高密度的颗粒状结构在细胞壁上重新复现。通过一系列实验,最终证实我们使用原子力显微技术在大肠杆菌细胞壁表面观察到的颗粒状物质即Lpp蛋白。
  2.大肠杆菌Lpp对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
  为了探究大肠杆菌细胞壁结合蛋白Lpp对细胞生理功能影响,我们对大肠杆菌WT/ΔLpp/cpLpp株进行了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探究。当Lpp基因缺失时,细菌菌体形态出现变化,表面出现囊泡结构,测其正常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却又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说明Lpp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缺失并不影响其正常生存。接着又对大肠杆菌WT/ΔLpp/cpLpp菌株进行了渗透压敏感性、EDTA敏感性和压力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Lpp的基因缺失时,菌株渗透压敏感性、EDTA敏感性和压力敏感性大幅度增强,Lpp的缺失会导致大肠杆菌细胞壁功能受损,周质空间稳定性降低,细胞维持自身机械性能,细胞形态以及抵抗环境压力等方面能力降低。
  3.大肠杆菌L,D转肽酶基因对Lpp蛋白锚定的影响
  在大肠杆菌中,LdtA、LdtB、LdtC这三种转肽酶参与了将Lpp连接到细胞壁肽聚糖层上的过程。我们对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L,D转肽酶基因LdtA/LdtB/LdtC的单/双/三敲除,提取细胞壁进行AFM观察分析以探究L,D转肽酶LdtA/LdtB/LdtC对Lpp蛋白锚定的影响。在对数生长期的大肠杆菌中,LdtB对Lpp向细胞壁肽聚糖层的连接起到主要作用,LdtA和LdtC起到次要作用;在稳定期的大肠杆菌中,LdtA和LdtB对Lpp向细胞壁肽聚糖层的连接起到主要作用,LdtC起到次要作用。三种Ldt中,LdtC对于Lpp的连接起到的作用较为次要,LdtA发挥功能主要是在稳定期,而LdtB不论在对数期还是稳定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4.Lpp蛋白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多样性
  通过对来自革兰氏阴性细菌的Lpp进行比对分析,我们发现Lpp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肠杆菌目、交替单胞菌目、弧菌目、假单胞菌目等多个目的细菌类群中广泛存在,不同细菌种属来源的Lpp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在结构上较为保守。通过进化树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目来源的Lpp一般都聚集在同一个簇上,说明Lpp的序列的保守程度与所来源的菌株所属的分类单元是相关的。
  我们在分析了不同种属细菌来源的Lpp蛋白序列的基础上,选取了两株基因组中含有lpp的肠杆菌目的细菌Kluyverageorgiana和Pantoeaagglomerans,和一株基因组中不含有忉基因的交替单胞菌目的细菌Psychrobactersp.,提取了其细胞壁,并开展了高分辨率AFM超微结构的比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我们在革兰氏阴性细胞壁上观察到的颗粒状结构,与基因组中是否存在lpp基因可能是会有相关性的。
其他文献
五四运动后,在“民主”与“科学”浪潮的不断推动下,随着基于对传统史学的反省和批判的“新史学”的诞生,史学界呈现出空前繁荣活跃的局面。思潮的风起云涌、流派的众多纷呈、学术期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都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作为新生的传播媒介,学术期刊在20世纪20、30年代得到空前发展,时人曾把1934-1935年的期刊创办高峰期称为“期刊热”或“杂志年”。顾颉刚、谭其骧于1934年3月创办的《禹
学位
本文将遗传算法与中尺度MM5相结合,并以2002年6月14日的华南暴雨为对象,进行了实际观测资料的同化,并针对标准遗传算法所存在的搜索效率不高以及过早收敛的问题,对遗传算子和适应度函数进行了改进,并利用自适应遗传算子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结合混合算子增加种群的多样度,设计了一类带混合算子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遗传算法同化系统能有效的改善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始场,经过改进后的同化系统均能在一
学位
研究背景及意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表明2020年结肠癌新发病例数在所有癌症中在世界排第三,中国排第二。临床数据表明近20年来结肠癌患者人数显著上升,因此对结肠癌的早期筛查和如何抑制病情的恶化成为当今医学迫在眉睫需要攻克的难关。所以如何对结肠癌进行早期筛查和控制的研究具
学位
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合成四吡咯化合物的重要前体,在农业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ALA的生物合成依赖于C4和C5两种途径,其中C5途径最早由本实验室研究者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构建,使谷氨酸通过三步酶促催化反应生成ALA。尽管已有较多代谢工程调控策略应用于ALA生物合成,但是对其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工程化及碳通量的优化仍有很大操作空间,这导致ALA产量进一步提
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备受关注。肉桂胺是由L-苯丙氨酸衍生而来的一种芳香族化合物,主要应用在生物活性分子、活性药物、含能材料的合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肉桂胺主要通过化学法合成,但是该方法具有污染大、成本高的弊端。目前,以肉桂胺生产为目标的生物合成法还未报道,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种高效的肉桂胺生物合成方法。本文致力于大肠杆菌中从肉桂酸到肉桂胺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构建
网箱养殖产生大量生物沉积物,生物沉积物在沉积物中的积聚进而影响沉积环境的理化性质和沉积物的生物相,理论上形成网箱养殖区及其毗连水域间的生态交错带。然而,对于网箱养殖区及其毗连水域生态交错带的研究极其匮乏,生态交错带的确定有助深入认识网箱养殖的环境效应、网箱养殖区及其毗连水域间的互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于海南省马袅湾开展网箱养殖区及其毗连水域的沉积物中有机物、不同赋存形态磷含量及大型底栖生物生
学位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一种在我国实现大规模人工养殖的经济型海藻,其表面附生细菌对海带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养殖的海带为研究对象,在养殖不同时期采集新鲜海带、海带养殖区海水和养殖区外海水,使用16S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海带表面附生细菌群落和海水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过程;并以海带附生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低和最高的海带样品作为分菌来源,进行了
学位
学位
多杀菌素是一种细胞内的二次代谢制造出的产物,其一般是在好氧发酵过程中由Saccharopolysporaspinosa生成的。作为生物农药的多杀菌素产品,可以用来杀死田地里的害虫,防治储存的谷物中的害虫。特别是对草地贪夜娥有着明显的破坏性影响,这些场景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也因此多杀菌素无疑将在国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多杀菌素靶向性强,对哺乳动物的生命健康几乎无影响,没有致癌性、催畸形性、变异原性、神
学位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化妆品,石油工业和污水处理等各领域的应用令其成为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多和推崇的化学品之一。然而,大多数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衍生自石油产品,大量的石油消耗已经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解决对生态友好,可生物降解和可再生的表面活性剂替代品开发的相关问题。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较低的毒性,热稳定性和在极端条件下的耐受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