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不断研究,结合正在推进的语文课程改革进程,我们如果想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那就必然会对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身为高中一线教师愈发意识到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众多学者和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对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工作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验证并不断创新。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往往以单篇文章为教学素材,这种教学方式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不断研究,结合正在推进的语文课程改革进程,我们如果想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那就必然会对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身为高中一线教师愈发意识到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众多学者和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对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工作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验证并不断创新。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往往以单篇文章为教学素材,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完全适应《新课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将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语文教学中。随着高中语文教材的全面更新,高中学段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模式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语文主题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的结合,尝试建构一种适合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新的学习方式,并在实践中去思考和完善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目标。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基于“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并提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本论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同时,通过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说明了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本论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概述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并通过访谈法对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访谈交流,以求证“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对普通高中阶段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积极影响;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走出“单篇教学”模式困境,把“语文主题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的必要性。依据建构主义和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论基础,厘清了语文教学与语文主题学习的联系,形成了“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方案。并分析了基于“语文主题学习”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第三部分为教学实践过程实录。为验证此模式的有效性,笔者采用观察法,选择临沂市某高中的10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前,笔者调查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观点,开展了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协商。在教学实验中,采用“语文主题学习”的模式展开语文教学实践,进而对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开展教学反思,对新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完善。笔者介绍了基于“语文主题学习”的高中课堂教学过程环节,记录了课堂实录,并进行分析。实验结束后,笔者通过拓展习作和口语交际的方式,探索“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影响;通过对实验对象的访谈以了解学生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中的真实感受。研究发现:基于“语文主题学习”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效克服学生语文学习碎片化现状,拓展语文视野,值得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推广应用。第四部分通过对基于“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总结归纳了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其他文献
吟诵是中国古代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学习中国古诗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吟诵在传承过程中一度被迫退出古诗词教学舞台。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在吟诵专家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吟诵又慢慢回归到大众视野之中。目前关于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的论著较少,对于大部分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来说,用吟诵教古诗词还存在一定难度。故本文将系统介绍吟诵的相关知识,指出初中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初中古诗词吟
鲁迅选文教学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因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作品往往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作品对于中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化品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将部编本与人教版、苏教版等之前“旧教材”鲁迅选文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出部编本鲁迅选文的变化
菏泽市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肩负着向各高中学校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核心,是写作的基础。2003年以来菏泽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试验区,作为全市统一命题的中考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潮流,命题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11年以来中考语文命题形式逐渐稳定,尤其现代文阅读命题在选文和试题上逐渐有章可循,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语文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社会迎来了深刻变革,给各国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旧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新的国家治理模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课题。在这场治理变革的浪潮中,我国也在积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和体系完善指明了方向。中山区是大连市的经济、金融、信息、旅游中心。特殊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从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散文篇目和所占比例看,可以说散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从实际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散文文本、教师个人认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散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误区及问题,尤其是有一定时代背景的名家名篇。本文选取朱自清先生的《春》,并对于漪、余映潮、熊芳芳三位语文特级教师所执教的《春》课例进行比较研究,这是对散文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高中文言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实际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大多被动接受,以及学习兴趣被消耗殆尽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简便高效的信息处理方法,能让人的思维从整体但繁杂的文字性表达中解救出来,发现事物的内在关联,从而使抽象的思维逻辑化、可视化、形象化。通过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高中文言文教学,可以在某
《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其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在培养幼师的人才培养上并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根据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探讨研究《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研究《幼儿文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教学现状。并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角度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幼师职业技能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家、金石学家、教育家,著述宏富,有《易章句》《中庸解》《礼记解》《孟子解》《论语解》等。他曾在家乡授徒,亦曾讲学于国子监。《论语解》是其对《论语》的解读,也是阐发其理学思想、教育思想并诉诸教学实践的重要文本。当前学界对吕大临《论语解》的研究多着眼于其理学思想,而对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教学思想关注不多。本文以《论语解》中的教学思想作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其中蕴含的语文教学价值,探究《论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古典诗歌教学历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者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也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当前的高中古典诗歌选文的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和解决。孙绍振的文本解读法是基于文本的微观分析方法,要求从文学文本的细微矛盾处入手,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深入探寻古典诗歌的意象和意脉,有
朗读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并提出了相应的朗读要求。本论文以大同市实验小学为研究对象,借助师生问卷与访谈调研低学段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水平,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从中探寻造成朗读教学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针对低学段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