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虽然它是一种痕量气体,但是它所产生的增温的效应要比CO2和CH4大的多,并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也相当长。N2O不仅可以破坏臭氧层,而且还会使全球变暖。全球N2O的源汇情况还不是特别的清楚,还有一些未知的源和汇没被发现,源和汇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试验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农田三种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和春大豆植株及土壤N2O通量。试验通过研究冬小麦、夏玉米和春大豆三种作物田的植株及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分析了5cm地温、土壤水分和有效氮(NO3--N和NH4+-N)含量与植株及土壤N2O通量的关系,并研究了四种影响因子对土壤N2O通量的综合影响。试验所得的结论如下所示:(1)在作物生长季内,冬小麦、夏玉米和春豆三种作物田土壤N2O排放的平均通量为:75.0,36.3, 8.4μg·m-2·h-1,土壤N2O平均排放量:小麦田>玉米田>大豆田,顺序与全生育期一致。玉米田、大豆田和小麦田土壤是N2O的排放源,小麦植株是N2O的源,农田玉米植株和大豆植株是N2O的汇。(2)冬小麦地的N2O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的平均通量低,然后随着地温的升高而升高。夏玉米的通量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的平均通量较高。大豆地在生长季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的通量较低。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两块地的影响较大,施肥后都有较大的N2O的排放,施肥对N2O的排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春豆地的日变化不明显,N2O的通量值较低,而夏玉米和春小麦都呈现出昼高夜低的趋势。(3)冬小麦(去除施肥影响)土壤N2O通量和5cm地温线性相关,并达0.01显著水平,相关方程为Y=1.7175X+6.0192;夏玉米(去除施肥影响)土壤N2O通量和5cm地温有相关性,呈指数增长,并达0.01显著水平,相关方程为Y=2.269e0.1037X。(4)冬小麦(去除施肥影响)土壤N2O通量和5cm土壤含水量线性相关,并达0.01显著水平,相关方程为Y=1.5735X-9.3105;夏玉米(去除施肥影响)土壤N2O通量和5cm土壤含水量线性相关,并达0.01显著水平,相关方程为Y=0.8059 X-3.4025;春大豆土壤N2O通量和5cm土壤含水量线性相关,并达0.01显著水平,相关方程为Y=0.6145X-6.7363。(5)冬小麦、夏玉米田的作物主要生长季去除施肥影响影响后,5cm地温(X1)、土壤含水量(X2)、土壤NO3--N含量(X3)和NH4+-N(X4)含量对土壤N2O通量的综合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01),得出拟合方程Y= -35.72 + 1.53X1 +1.47X2 + 1.86X3 + 11.3X4。(6)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与N2O通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并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得出相关方程为Y=-5.2214X2+36.075X-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