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和透射阵天线在设计时都要考虑单元的传输性能,带宽的拓宽是二者设计时都要解决的难题。二者在军民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FSS作为空间滤波器,主要是利用其对电磁波的选择透过能力来制作天线罩从而帮助雷达载体达到“隐身”效果;透射阵天线主要用作高增益天线来应对远距离通信或探测。本文围绕频率选择表面和透射阵天线展开研究设计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和透射阵天线在设计时都要考虑单元的传输性能,带宽的拓宽是二者设计时都要解决的难题。二者在军民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FSS作为空间滤波器,主要是利用其对电磁波的选择透过能力来制作天线罩从而帮助雷达载体达到“隐身”效果;透射阵天线主要用作高增益天线来应对远距离通信或探测。本文围绕频率选择表面和透射阵天线展开研究设计与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频率选择表面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指标;分析了不同类型单元结构的传输性能;研究了影响频率选择表面的因素;对分析频率选择表面常用的方法和设计频率选择表面的步骤做了总结。2.设计了一种双层结构的X波段带通型宽带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为方环和方形贴片的组合结构,采用两层结构实现了带宽的拓宽,相对工作带宽达到48.5%;利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了FSS单元的谐振原理;FSS具有非常好的极化稳定性同时入射角在0°-45°的范围内,FSS具有很好的角度稳定性;对设计的FSS加工后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说明FSS符合预期设计要求。3.介绍了透射阵天线的基本概念和设计透射阵天线的理论基础;对透射阵天线的单元做了分析研究。4.设计了一种X波段的宽带透射阵天线。单元采用四层结构,在设计的工作频带内具有超过360°的相移范围;设计了一种中心频率为10GHz的双极化四脊喇叭作为馈源,喇叭最大增益为11.4d Bi;基于该单元和馈源设计透射阵天线,天线阵面大小为187mm*187mm,焦径比为0.31,仿真得到天线的最大增益为20.3d Bi,相对带宽达到35.1%;对设计的透射阵天线加工并在微波暗室进行实测,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天线设计符合要求。
其他文献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的形状和几何参数可以确定发动机燃气生成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决定发动机的工作压强和推力随时间的变化,所以装药设计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装药设计过程中隐含着大量经验知识,传统设计方法通过方案比较、论证来实现设计知识的重用,对设计人员的经验要求高且效率低。本文围绕构造专家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固体火箭装药设计的基本理论,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到装药设计专家系统中,对其知
图像融合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综合了传感器、图像处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理论的交叉研究领域。Pohl等人对图像融合定义如下:图像融合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算法将两幅或多幅图像融合成一幅新图像。利用多传感器信息之间的冗余性和互补性,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将多个传感器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获取的关于某个场景的序列图像信息加以综合,从而生成一幅新的对该场景描述更为全面、更精确的图像。例如,在医学领域,图像融
微生物多糖复杂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其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保湿和抗凝活性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菌株ZX1905制备新型胞外多糖的工艺,分析了该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多糖合成的相关基因,探索了该多糖的生物活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ZX1905菌株胞外多糖的制备和结构鉴定。ZX1905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16S r DNA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属于类芽孢杆
由于其诱人的应用前景,人脸年龄合成研究吸引了一批研究员的注意。如何保持与年龄无关特征不变、仅改变人脸的年龄属性,一直是人脸年龄合成中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研究员们尝试选择生成式对抗网络作为生成模型,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合成逼真的、具有特殊老化效果的图像,但是它们的模型还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方法通常会使用自编码风格的生成器,而这种结构的生成器可能会限制模型的年龄编辑能力。一方面
逐渐恶化的环境问题及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发展绿色高效的能量储存器件迫在眉睫。在众多能量储存器件中,水系钠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高安全性在电化学储能领域被广泛研究。然而,水系钠离子电池较低的电压窗口并且与有机系电解质相比水系电解质较低的能量密度进一步限制了水系钠离子电池更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提高水系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单斜相VO2(B)独特的层状结构
本文以某大直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程应用为研究背景,对发动机进行地面直连试验研究与数值仿真,进而对弹体-进气道-补燃室一体化流场的过渡态过程进行非稳态数值分析,探讨发动机补燃室两相燃烧流场特性等问题,为该型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在导弹上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1)本文根据某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飞行工况,对发动机进行地面直连试验,对进气道总压总温以及补燃室内部近壁面压力温度等信号进行测量,收集发动机内
随着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使用这些设备拍摄视频来记录日常生活。然而,在拍摄的过程中,当所拍摄的物体处于高速运动的状态或者拍摄设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抖动,这就会导致视频出现模糊,影响人们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因此,为了恢复降质视频中丢失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去模糊方法,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清晰样本特征引导的视频去模糊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清晰样本特征来解决视频去
本文主要通过旋转加速喷丸(RASP)和锻打+轧制+退火两种塑性变形工艺对2205及2507双相不锈钢进行了塑性变形处理,通过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双相不锈钢在不同塑性变形工艺中的物相变化、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演变,主要有以下结论:(1)经RASP处理后,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发生剧烈塑性变形,粗糙度显著增大,在材料表面引入梯度纳米结构,表层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最表层是超细晶,随着深度的增加,晶
射击精度是考核评估火炮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随着火炮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现代战争对火炮射击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度形成机理成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弹丸定心部与身管接触碰撞对弹丸在膛内的运动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弹丸出炮口状态,最终直接影响了射击精度,因此,研究弹丸定心部和身管接触碰撞过程,揭示其运动特性及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是,弹丸在膛内运动过程伴随着高温、高压、高速、高过载,力学
为了减少能耗及提高水中航行体的机动性,水下通气射流减阻技术作为最有前景和前沿问题之一,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航行体壁面通气射流减阻技术是提高水下航行体机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向水下航行体壁面注入气体,在航行体壁面形成一层薄的气相介质膜,在改变壁面流体流动状态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高速航行体在水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主要研究了喷孔形状和喷气速度对水下通气射流流场与减阻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