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基复合材料(TMCs)由于其自身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同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能力,符合航空飞行器、高性能汽车领域结构件轻质高强的严格性能要求。然而TMCs的传统研究思路总是致力于提高增强相的含量和追求增强相均匀分布,其结果强度与塑(韧)性之间总是存在倒置关系,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选择了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二维材料石墨烯(graphene,Gr)和高纵横比的一维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作为增强相,通过片状粉末冶金和随后的热轧成功制备出了高性能的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通过优化预分散、片状化球磨、SPS烧结、轧制工艺参数,成功地解决了CNTs、Gr在Ti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及CNTs、Gr与Ti的界面控制等关键问题。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是通过以下三步实现:(1)复合粉体制备:通过优化的高能球磨工艺(360rmp+球料比20:1+8h)将球形钛粉制备具有成更高径厚比的片状粉末;接着分别将酸化的CNTs和具有活性添加剂PVA的Gr经过8h和5h的超声分散,然后将分散好的CNTs和Gr溶液混合超声3h,得到最终的分散良好的Gr、CNTs的混杂溶液;最后利用优化的低能球磨工艺(220rmp+球料比3:1+4h)将混杂溶液中的Gr和CNTs均匀分散在片状钛粉表面,制备低维碳增强钛基层状结构单元;(2)低温高压快速SPS烧结:将(Gr+CNTs)层状结构单元进行600℃、250MPa、15min SPS烧结,成功制备出烧结态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3)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轧制:把烧结后的块体材料在800℃进行轧制变形量为50%的热轧,最终成功制备出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研究表明:加入的Gr、CNTs在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均匀的分散,且在低温、高压烧结下的Gr、CNTs与Ti基体的界面反应被有效的控制,只有少量增强相的缺陷处与Ti基体生成了纳米TiC颗粒。力学性能表明,烧结态Ti-0.08%Gr/CNTs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相对于纯Ti提高了43.7%,达到247.4HV,且比Ti-0.08%Gr和Ti-0.08%CNTs单增强相复合体分别高10.8%和18.5%。随着混合增强相CNTs和Gr的质量分数从0.03%增加到0.08%,低维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从1285MPa增加到1426MPa,提高了10.9%。并且Ti-0.08%Gr/CNTs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相对于纯Ti提高了46.3%,且压缩应变与纯Ti相当。轧制变形后,Ti-0.08%Gr/CNTs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相比于纯Ti板的屈服强度提高37.8%达到686MPa,并且其延伸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为24%。断口分析表明,轧制变形后拉伸断口具有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从三维XRM断口结果中看出,裂纹和孔洞大多都是集中在断口附近,并且裂纹体积随远离断口而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提出将动态模量作为其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其设计水平二取值可采用经验预估模型进行取值。但是由于沥青混合料所使用沥青或者级配类型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规范水平二中的半经验预估模型对沥青种类提出了适用于道路石油沥青和常规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前提条件,因此该模型在吉林省的实际适用性有待评价。因此提出一种参数测定简单,且具有针对地域特征的用于指导沥青路面设计的动态模量预估模型,具
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seq,scRNA-seq)能够测定数万、数十万个细胞所组成的样本中每个细胞的转录组状态,通过分析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可以发现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细胞亚型,对肿瘤、免疫、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在单细胞测序实验中,每个细胞的原始RNA含量有限,不同细胞间的基因表达特异性强,scRNA-seq数据往往存在噪声高和数据稀疏等问题。现有分
防隔热材料作为一种低密度、导致系数极低的材料,在航空航天、热工设备及建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防隔热材料,研究其的热物性是必不可少的,比热作为表征材料吸收热量能力的基础物性参数,对防隔热材料性能的研究十分重要,也可以为其他物性的测量提供依据。由于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具有用量少、测量时间短、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受
管道运输是实现液体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密度作为液体的物理性参数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在液体管道运输的过程中,密度可以用来解决检测液体品质、多液体输送等实际问题,通过检测密度以保证运输过程的高效、安全。为此本文研制了一套管道内部液体密度在线检测系统,采用基于谐振式密度测量原理的振动直管式传感器,对液体密度进行实时、智能的检测。本课题研制的谐振管式密度计将用于检测石油的管道运
低影响开发(LID)作为一种新兴雨洪管理技术,在消减城市雨水径流和污染物浓度等方面效果显著,近些年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主要综述了几类典型LID设施(生物滞留池、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绿色屋顶和透水路面)及其主要功能;概述其对暴雨径流和主要污染物的消减效果,并对典型LID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结了几种常用雨洪控制模型在LID中的使用现状;研究了LID设施综合效益评估现状;并分别在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能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航空航天、船舶工业和微电子封装等多个行业需求。相较于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综合性能表现良好的树脂,如:耐温型环氧树脂、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双马树脂以及氰酸酯等,酞腈树脂耐热性突出,并具有强阻燃性、低介电、低吸水性等。兼具众多优异的性能使得酞腈树脂成为目前热固性树脂的新星。国外对于酞腈树脂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国内相关研究起步稍晚。
高强度高电导率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电、热传导性能,从而成为在航空航天、通信设备、电器工程、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结构功能材料。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更高的综合性能提出了现实要求,而强度与电导率的矛盾则为研究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制备复合材料是获得高强度高导电率材料的常见手段之一,本文以铜基金属玻璃作为增强相,通过机械合金化法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工艺制备了两相结合良好的块体复合材
复合材料传动轴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优良的抗疲劳性能和可设计性等特点,在直升机、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传动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属传动轴主要采用联轴器或膜盘来解决传动轴不对中问题,而对于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和一体化成型优势,引入复合材料膜盘来实现复合材料传动轴不对中的柔性补偿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带膜盘的复合材料传动轴能够在传递扭矩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角向对中,并且带膜盘的复合材料传动轴具
复合材料制件由于具有多尺度和材料分散特点,在固化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变形。其影响因素复杂导致工艺不稳定,大大影响制件性能与装配成本。因而需要分析固化变形产生的原因,优化复合材料制件设计参数从而达到减小变形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复合材料制件固化变形修正方法,开发了集多尺度、多区域固化变形有限元分析、基于Kriging模型的固化变形代理模型建模、基于多保真代理模型的固化
超疏水表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通过仿生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可用于防水、防冰、水下减阻等工程领域。研究发现超疏水表面疏水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上的微纳米结构,因而有必要从纳米尺度探究液滴与具有纳米结构表面的界面相互作用。此外,近年来微纳米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超疏水表面的应用已经拓展到了微纳米尺度。探究纳米液滴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可为纳米器件研制、喷墨打印、甚至于宏观超疏水表面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