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韩非“法治”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历时五百余年,先秦法家法治思想是这一时期璀璨的成果。商鞅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为当时法治摆脱“礼治”、“德治”的束缚,成为世人关注、君主赏识的治理国家、富国强兵的治国方略提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法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重法”而著称,是先秦法家法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而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家法治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是其法治思想的总结。商鞅韩非都认为只有“以法为本”才能治理好国家,法治是最佳的治国方略。他们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法治的必要性:第一、商鞅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韩非也认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他们一致认为人性恶。要抑制这种恶的本性,就要依靠法令的威慑力。第二、商鞅韩非认为仁义之治不可取,儒家的“仁政”主张已经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争于力气、弱肉强食的时代,法治优于仁义之治。第三、商鞅韩非认为自古以来圣人贤君是十分稀少的,只有推行法治才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社会关系如果缺乏法律的约束,社会就会混乱;如果君主仅凭主观愿望去治理国家,将导致国家衰亡。变法论是商鞅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有关法治的内涵,商鞅韩非有不同的见解。商鞅重“法”,主张“缘法而治”,他认为“法”、“信”、“权”是治理国家的三大法宝。而韩非则强调治国必须“行法”、“执术”、“挟势”,使“法”、“术”、“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抱法处势”,“以法为本”,“以术佐法”的是韩非法治理论的基本内涵。商鞅韩非推行法治的具体措施同中有异。虽然韩非和商鞅都认为刑罚是推行法治的必要手段,都主张重刑轻罪,但韩非的重刑倾向远远不及商鞅,而且韩非较商鞅更懂得奖赏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实行法治的具体措施,商鞅主张“刑无等级”与“重刑轻赏”,而韩非主张“刑赏二柄”与“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商鞅韩非虽然都是先秦法家之代表,都主张以法治国,但他们的法治思想是同中有异。本人认为造成这些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个体因素的差异:第一、商鞅为战国中期之法家代表,而韩非为战国末期之人。从他们的法治思想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时代气息。第二、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不同的性格对二人思想的影响不可忽略。第三、李悝、荀子对商韩二人的法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第四、不同的君臣观导致商韩二人对“法”、“术”的态度不一。
其他文献
文以使用方式为评价焦点,以横向比较各种研究方法与观察方式为主要目的,通过探索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两个阶段,对杭州市朝晖六区内一处名为"双河风雅苑"的户外活动空间开展基
目的观察火针加灸法联合清肝益肤汤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促进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而我国企业在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困
李商隐之所以能够成为唐朝独辟宇宙的大家,就在于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尽管这一点已经取得广泛共识,但对李商隐的独特艺术成就缺少理论分析,大多数分析基本还是在传统的诗歌理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一级教授,著名的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医学教育家顾方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
城市一卡通项目是基于IC卡的应用,针对各行业领域的多应用提出的独立于银行卡的另一套支付体系。城市一卡通系统是依托自动识别技术和射频卡的基础上建立的为城市居民的生活
近年来,建筑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建筑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必须加强施工过程
运动控制器是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是通过对由电机驱动的执行机构等设备进行运动控制,以实现预定运动轨迹目标的装置。随着运动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开放式、高性能
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的次级代谢产物,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石榴(Punica grantum L.)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在我国已有20
锚杆是岩土工程中重要的支护构件。但由于锚固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目前锚固机制、设计理论以及计算方法都不够完善。明确锚固力学传递规律、建立准确的界面应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