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第五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面向共性知识、面向领域特色和面向工程应用”的指导思想,构建了适应机械类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其“三层次递进,四环节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共性理论知识、工程应用能力、科技人文素质和特色领域优势四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有机统一.实践表明,本项目成果使高校机械类本科专业在立足粮油食品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显著特色.
其他文献
本文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安排,努力打造液压气动技术基础精品课程,积极探索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教师队伍等方面开展建设与实践,为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优质平台.
结合航空特色,构建了融“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结构—分布式数控”于一体的机床数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了“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创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产学研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数控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涵.
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建立基于过程的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分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措施和方法,旨在逐步完善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市场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多个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缺乏实践,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以突出实践为教学目的,从课程内容、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形成教学特色.具体表现为:课程开课前突出现场体验,在生产实习中强化典型零件选材及热处理工艺制定能力,在科研中进行热处理工艺创新,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改
以一所多科性地方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的方式,对近机类及非机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开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的调研.调查结果为:近机专业学生对学习机械方面知识有兴趣和很有兴趣的占34%,非机专业学生对学习机械方面知识有兴趣和很有兴趣的占50%;多科性高校开设机械制造基础通识课程是市场和学生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建学校特色的需要.
针对我国大学生实践和创兴能力较弱的现象,扩展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创建开放性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环境,对机械专业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开放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增强了社会竞争力。
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工程能力的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责任.机械综合实践项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工程能力创立的课程模式.本文阐述该课程模式的课程目标及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课程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具有机械类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及市场化的能力,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学习、主动探索性学习、边干边学、互相学习与交流等的能力.
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凸显出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理念培养出不同质量的学生.本文以机械制造类课程为对象,对我国和欧美国家大学采用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从教材编写、教学组织和课程成绩评价方法等几方面比较我国和欧美国家大学教学理念的不同,讨论了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对培养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提出以突出特色与强化内涵为导引的“质量工程”建设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突出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着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将能力培养与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应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加强实践,启发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应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