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为主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重,该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已有研究证明关节松动术在治疗KOA中的有效性,但其不能解决KOA患者在缓慢病程中肌肉功能下降的问题。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ology,MET)是一种改善疼痛和肌肉骨骼功能的治疗技术,由治疗师给予适当的阻力,患者遵从指令在无痛范围内从不同方向对抗阻力进行肌肉等长收缩或放松,进而改善肌肉功能。本研究在关节松动术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基础上,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观察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新方式。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市红会医院中医骨科诊疗康复中心神经脊柱病区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按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KOA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6例,年龄60-73岁,男21例,女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超短波、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肌肉能量技术进行康复训练,每日1次,一周5次,共4周。其中关节松动术主要采用Maitland中Ⅰ、Ⅱ级手法,患者取坐位、卧位,对髌股关节进行分离牵引、上下滑动、侧向滑动;对股胫关节进行长轴牵引、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侧向滑动,再施以伸膝摆动、旋转摆动;对近端胫腓关节进行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等手法。每次牵引持续1min,松动持续10-20s,重复5-8次。肌肉能量技术训练包括屈膝和伸膝训练,于关节松动术后进行,遵循无痛原则。根据不同训练选择合适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股骨远端,一手固定胫骨远端,被动屈伸膝关节,分别找出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的障碍点,治疗师给予30%最大阻力,嘱患者主动对抗阻力进行屈曲或伸展膝关节做等长收缩10s,然后放松10s,再由治疗师被动屈曲或伸展膝关节于最大范围,维持20s,然后治疗师重新寻找障碍点重新操作,如此反复3-5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w后采用量角器、表面肌电仪(美国生产的Noraxon型)、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WesternOntarioandMcMasterUniversities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对两组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股四头肌中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以及膝关节活动能力进行评估。WOMAC骨关节炎指数在评估KOA中具有极高的信度,包括5个疼痛项目、2个僵硬项目、17个涉及日常活动完成困难的功能项目,每项4分,共96分,得分越低,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研究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span>0.05)。2.在进行肌肉能量技术训练前,两组患者的WOMAC、ROM及股四头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无明显差异(P/span>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ROM及股四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span<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span<0.05),其中股四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观察组明显改善,而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span<0.01)。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4w以上的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增强肌力,对提高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意义。并且肌肉能量技术操作方便,无疼痛刺激,患者接受度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