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793/B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793/B S1基因序列,设计-对引物,扩增891bp特异性核酸片段,建立了检测IBV 793/B的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793/B传支病毒能扩增出891bp的核酸片段,而IBV M41、H120、H52毒株以及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无特异性条带出现.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量为10pg的模板.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利用建立的RT-PCR方法对从山东省分离的8株疑似鸡IBV 793/B进行检测,结果7株为阳性.该方法的建立为IBV 793/B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其他文献
中医脉诊仪的研制和开发仍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研制和开发中医脉诊仪是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的必由之路.探测脉象信息的传感器和脉象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是中医脉诊仪的关键技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以侵害雏鸡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IB
会议
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分别论述了脉诊产生的机制,论述了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必要性和进展。提出了脉诊客观化研究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本研究用银处理的聚丙烯纤维(PP-Ag)经不同量、不同光照时间及不同作用方式(过滤、浸泡)等作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结果表明除过滤方式外,其余均对IBV有一定的杀灭作
1984年3月6日下午,乌兰夫同志在国家民委、中央民院及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位于西单小石虎胡同的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进行视察。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的前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再从主观到客观的矛盾的辩证过程。因此,我们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应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辩证法。为了帮助有志于写作的读
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经发表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N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IBV 793/B分离毒株N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IBV 793/B的N基因由1229bp组成,与Genba
本研究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对2000~2005期间收集于广西、江苏、浙江、安徽各地的临床疑似传染性法氏
会议
本实验对山东省泰安地区某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无菌采集气管、肺脏、肾脏等组织,接种SPF鸡胚分离培养病原体.经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我们
会议
本研究论述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基因疫苗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表明应用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