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海水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全国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是我国较早投放的人工鱼礁,经过本底和跟踪2次调查监测后,选取溶解氧(DO)、悬浮物(SS)、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04-P)为指标,对比礁区投放前后数据,结果显示:海水中的DO含量除S5站和S12站的表层外,跟踪调查各站均大于本底调查;海水中SS含量除S2站表层外,跟踪调查各站均大于本底调查;海水中DIN含量除S2站、S7站、S10站的表层和S3站、S12站的底层外,跟踪调查各站均大于本底调查;海水中P04-P含量除S11站、S12站的表层外,跟踪调查各站均大于本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杨梅坑人工鱼礁区在投入礁体后,海水中的DO、SS、DIN和P04-P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其他文献
  "会通"是中西文化贯通的方法,贯穿于中国翻译传统的全程。从文化会通思想出发,挖掘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翻译文化史所蕴含的"会通"思想,探索这个文化命题在翻译活动与翻译理论
  规范同声翻译工作条件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1有效提高同传的质量;2规范翻译市场,提高翻译的社会声誉和地位;3有效保护译员及有关方面的利益。根据笔者对同传译员所做的问卷调
  翻译学的学科建设走完了艰难的创生之路,学科身份的获取将极大地推动新时期翻译教学的发展,而同时,翻译教学在翻译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科内涵建设中的
  传统上,隐喻被视为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语言学修辞手段,是非正常的语言使用。因此,一直以来,对隐喻的翻译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直到19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一名巨匠,傅雷深厚的国文功底、高超的翻译技巧、严谨的翻译态度和崇高的人格,历来为国人称道。傅雷是一名负责的译者,其翻译活动自然
会议
  本文认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合乎哲学中的辨证关系。掌握翻译教学中的这些辨证关系将有利于我们宏观指导翻译教学,从而全面地、灵活地、辩证地思考翻译教学中出现
会议
1 把专辑上的塑料包装纸小心地撕掉, 歌碟拿出来,放进我的破 CD 机里。在这秋天下午,你唱“狠狠爱”。词都是你自己写的,代表了你的心声。现在你长大了,关于爱的领悟更多了,
  1990年,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提出,开启了翻译研究的又一发展方向。跳出原有翻译理论与研究方向的局限,将文化与翻译作为目标,从这一全新的角度着手,翻译学进行了卓
会议
  在越汉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越两国民族在语言、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形成了许多不可译现象,词义空缺便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典型现象,运用个案分析的方
会议
  增殖放流的效果与评价涉及到多学科,评价工作是世界性的难题.本文结合2004-2008年浙江海域趋礁性鱼类增殖放流的情况,通过对人工鱼礁海域实施增殖放流,并进行海上定点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