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鞍座高度对人体蹬踏自行车过程中下肢肌肉工作及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rno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观察人体在三种不同鞍座高度下在实验室进行蹬踏自行车运动时,下肢相关肌肉的神经肌肉活动的变化以及长时间蹬踏过程中对下肢局部肌肉皮肤温度的影响,探讨人体在不同坐高条件下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为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13名沈阳体育学院男大学生观察对象,每一名受试者都为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要求每名研究对象分别以高鞍座高度(最低蹬踏位置时的膝关节角度为25°)、中等鞍座高度(最低蹬踏位置时的膝关节角度为35°)和低鞍座高度(最低蹬踏位置时的膝关节角度为45°)进行3次实验室内的蹬踏功率自行车运动,运动强度设置为65%最大蹬骑功率,要求每次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蹬骑自行车过程中要求保持转速为60转/分,每两次运动时间间隔至少为24小时。运动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率变化,每5分钟记录一次下肢肌肉(左右侧股直肌、左右侧股二头肌、左右侧胫骨前肌、左右侧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每次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时间为1分钟。表面肌电信号采用ME6000表面肌电仪,采样频率为1000 Hz,分析每一块肌肉积分肌电、积分肌电百分比、以及积分肌电变化率在不同坐高条件下的差异。另外,分别在运动开始前、运动结束后即刻、运动后10分钟分别测量皮肤温度。皮肤温度使用红外热像仪(ATIR-M302)对下肢局部环节的肌肉皮肤温度进行测量评价。对于统计学分析,本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下肢肌肉的电活动情况结果以均数±标准误(±SE)表示,皮肤温度、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的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本研究的温度通过ShaPiro-Wilk测试证实了每个变量的正态性,之后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评价三种鞍座高度中的心率、主观疲劳感觉、下肢各肌肉的放电水平以及下肢皮肤温度的差异,LSD事后检验用于多重比较,对不同鞍座高度下的肌肉贡献率、肌肉变化率以及下肢运动前后的皮肤温度差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1)运动时间×鞍座高度对左侧股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电活动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左侧腓肠肌内侧头的电活动量有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左侧骨直肌、左侧胫骨前肌、右侧股二头肌、右侧胫骨前肌的电活动量对运动时间的变化表现出显著性的改变(P<0.05);右侧股直肌的电活动量只对鞍座高度的变化表现出显著性的改变(P<0.05)。(2)运动初始阶段,下肢肌肉贡献率的结果表明,左右侧下肢肌肉在中等鞍座高度时的肌肉贡献率较为均衡,右侧股直肌在低鞍座高度时的贡献率显著高于中等鞍座高度时的贡献率(P<0.01),而胫骨前肌在低鞍座高度时的贡献率显著低于中等鞍座高度(P<0.05),左右侧腓肠肌内侧头的贡献率均低于高鞍座高度(P<0.05)。(3)肌肉i EMG变化率的结果表明,左侧股二头肌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下降率高于中等鞍座高度(P<0.05)和低鞍座高度(P<0.01);右侧股二头肌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下降率高于低鞍座高度(P<0.05);右侧胫骨前肌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上升率低于中等鞍座高度(P<0.01)和低鞍座高度(P<0.01);左侧腓肠肌内侧头在高鞍座高度时的i EMG下降率高于低鞍座高度(P<0.01),即运动结束时,高鞍座高度时下肢肌肉i EMG下降率最快。(4)与运动前相比,高鞍座高度和低鞍座高度在运动后即刻大腿(背面)的温度明显降低(P<0.01),而中等鞍座高度的大腿(背面)温度与运动前并无差异(P>0.05);与运动前相比,在中等鞍座高度下运动结束后10分钟,大腿(正面)皮肤温度的升高幅度高于高鞍座高度(P<0.05),在低鞍座高度下运动结束后10分钟,大腿(背面)的皮肤温度的降低幅度高于中等鞍座高度(P<0.05),即中等鞍座高度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另外,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和主观体力等级感觉都显著增加,但是三种不同鞍座高度之间这两个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在高鞍座高度下运动时,即膝关节角度为25°时,在蹬踏自行车的过程中下肢肌肉的疲劳程度较高;在低鞍座高度下运动时,即膝关节角度为45°时,在蹬踏自行车的过程中下肢肌肉的贡献率不均衡;不同鞍座高度下运动时,中等鞍座高度运动后的体温调节出现较好的适应性反应,反映了鞍座高度对机体神经肌肉调节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运动中的神经肌肉活动提供依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鞍座高度中运动时,中等鞍座高度较为舒适,建议自行车爱好者使用此鞍座高度,这可能可以减轻使用者的肌肉疲劳程度和能量代谢水平。
其他文献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人类实现终身学习的先决条件,而大学生对学习时间的控制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判定依据。大学生与学习时间存在互动关系,这影响着学生个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进而影响教育产出及质量。以投入时间、时间规划性互动和时间结构性互动构建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时间互动的概念内涵,依托“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数据库”,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得到虚掷型、懒散型、高效型和均衡型四种时间互动类型。不同类型学生在个人背景因素上
<正> 刮刀材质应选择稍低于烘缸表面硬度的合金结构钢.刮刀材料硬度过高会损坏烘缸,太低则刀刃容易卷口.利华纸厂4#机大烘缸表面硬度为HB 230~240,故选用了硬度为HB220~229的65Mn(回火)合金结构钢做刮刀材料(外形尺寸2800×140×10).此刮刀使用后大烘缸表面粘附、灼焦的纤维不但能均匀地铲除,而且刮刀使用寿命长,烘缸表面呈黑褐色镜面. 大烘缸与刮刀的组角为18°~24°.该组
期刊
传递音是空调室内机异常噪声中的一种典型噪声。若传递音由管路的结构振动引起,除了使用在管路上安装消声器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避免管路共振的思路进行处理。针对空调室内机出现的传递音问题,通过更改管路结构,避免其与压缩机激励发生共振,消除了室内机出现的传递音,达到了整改的目的,为解决室内机传递音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针对堤坝的防渗和加固技术问题,重点分析渗流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文中通过对堤坝渗流控制措施的研究,利用标准数学模型对加固措施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比较和优化了堤坝内水平过滤器和内黏土芯的配置。结果证明,大宽高比水平过滤器和平行四边形内黏土芯,可以有效降低孔隙水压力,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
<正>水利工程属于我国的民生工程,其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堤坝渗漏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项问题,避免该问题产生,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周期。因此,本文结合水利工程堤坝渗漏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并且加以运用,以此提升水利工程堤坝的防渗效果。
期刊
<正>河政办发[2022]3号宜州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河池市宜州城区市容市貌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期刊
目的 探讨触珠蛋白和铁蛋白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结肠癌肝转移的患者10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检测治疗前的血清触珠蛋白和铁蛋白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以全因死亡为随访终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预后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全因死亡的独
为进一步了解调速技术在轴流式通风机上应用的有效性,基于通风网络阻力特性曲线与比例曲线,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它们之间的关系着手,把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坐标平面进行了四个区域的划分,以及通风机各工况点在各区域内的位置情况,探讨了相应区域内应用变转速技术进行调速的有效性以及局限性,并分析了变转速技术应用于其他目的的调速情况,以更科学合理地应用通风机调速技术,进一步提高应用效果。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更新,绿色建筑的运行效果和为人们带来的实际效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绿色建筑开展使用后评估,有助于检验绿色建筑推行的效果,提升绿色建筑品质。然而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的后评估工作开展时间较晚,且西北地区、绿色商业建筑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层面也集中在能源消耗、物理环境、绿建技术三大方面,忽视了绿色建筑的人文需求,因此需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对绿色建筑开展使用后评估,了解建筑使用者的想法,才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