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痣并发色素性毛母细胞瘤2例

来源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hepi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脂腺痣虽然恶变的概率很小,但少数情况下也可伴发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素瘤等恶性肿瘤,故一般建议在青春期前行手术切除hl。而色素性毛母细胞瘤为良睦肿瘤,但由于肿瘤位置较深,目前主张早期完整切除肿瘤,其预后较好,很少发生恶变。
其他文献
了解婴幼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皮肤镜表现及病理特点.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常见于婴幼儿,多在生后1岁以内发病。典型的肥大细胞瘤常表现为孤立性红棕色-灰褐色丘疹、结节,因摩擦等刺激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可产生明显水疱、风团样皮疹。色素性荨麻疹通常为弥漫性暗红色-黄褐色斑疹、斑块,水疤较肥大细胞瘤少见。该病确诊依靠病理活检,真皮层可见肥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瘤皮损中肥大细胞浸润密度高于色素性尊麻疹。
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B-cell lymphoma.PCBCL)临床少见,仅占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3.2 %-7.7 %。好发于中老年人,以男性多见。关于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一直有较多争议,直到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才将其重新分为原发性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CMZL)、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性淋巴瘤(
患者女,20月.因"全身红斑、色素脱失斑及斑块20月"前来就诊.患儿出生时全身出现散在黄豆至鸽蛋大小红色斑片,后上述斑片数量逐渐增多,体积增大,部分相互融合,颜色逐渐转为淡褐色后遗留萎缩性色素脱失斑,部分色素脱失斑的基础上出现黄豆至鸡蛋大小红色斑块,部分相互融合,质软,表面无破溃、渗液,无明显自觉症状.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内科查体:上唇唇裂,右上肢及双下肢畸形,右手中指缺如、食指及小指融合,右足第二
患者,女,46岁,因"双侧腹股沟松弛性斑块1+年"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腹股沟区皮肤松弛、增厚,皮温增高,并伴有质硬斑块,有触痛,逐渐累积左侧腹股沟区,伴疼痛不适.家族史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内科查体无特殊.专科查体:双侧腹股沟区皮肤松弛、增厚,皮温增高,可触及质硬斑块,触痛明显.经诊断为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治疗选择COP方案(硫酸长春地辛+环磷酞胺+醋酸泼尼松片)化疗。
患者男,45岁,因"左膝关节处红肿、溃疡伴疼痛2+月"入院."强直性脊柱炎"20+年,一直予"强的松"治疗,人院前10天"强的松20mg bid(早晚).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查体:慢性病容,左下肺叩诊为浊音.左下肺呼吸音降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脊柱弯曲变形.余无特殊.专科查体:左侧膝关节左下方及上方可见一约8×5cm及约5×5cm大小溃疡,基底潮红,膝关节左下方溃疡较深,可见肌肉,溃疡边
汗孔角化症是一组角化异常遗传性皮肤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典型皮损是一个或多个离心性扩散的角化性斑疹或斑块,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堤状隆起.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性改变,为表皮凹陷处形成典型的角化不全柱,呈鸡眼样板层.本例患者既往有汗孔角化症皮损5年,不规则用药后加重1+年。组织病理符合汗孔角化症的典型表现,结合临床、病史认为发疹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症诊断成立。临床上该病需与扁平苔鲜、萎缩性硬化性苔鲜、光线
本文两例患者以皮肤牛奶咖啡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骨质损害为主要表现,根据1988年美国国家卫生协会提出的NFI诊断标准,诊断为I型神经纤维瘤病。本文两例父女同患,且先证者后代也有未患病例,符合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本病一级亲属患病,其后代有50%的机率患病,故早期的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对本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法已可以对NFI患者的NFI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可用
患者,女,45岁,患者入院6+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双膝关节处出现散在红色斑块,形状各异,压之不退色,皮温不高,皮损处偶有瘙痒感,未予以特殊处理,后双大腿、小腿、双肘出现与上述类似皮损,阵发性自觉疼痛,受冷后加重.5+月前于某"三甲"医院就诊,考虑为"结节性红斑",予以口服依巴斯汀、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维生素E胶囊,外用地塞米松软膏软膏、硼酸软膏等对症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于省某中医院就诊,考虑为"
报告1例皮肤转移性腺癌.患者62岁,病程2月余.临床表现为右侧胸部淡红色丘疹,斑块,暗红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胶原纤维间可见异形腺癌细胞浸润.诊断:皮肤转移性腺癌.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由Malherbe和Chantenais于1880年首次报告。1961年Forbis和Helwig建议将其命名为毛母质瘤,1974年WHO正式将此肿瘤命名为毛母质瘤,并归于毛囊肿瘤。一般认为是源于真皮或皮下毛球的原始上皮胚芽细胞,并向毛母质细胞分化、异常增殖和聚集所形成的一种良性上皮瘤,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不会恶变,不会发生远处转移,但也有侵袭性生长及恶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