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性肉芽肿细胞学诊断

来源 :吉林省第六届临床细胞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zhong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嗜酸性肉芽肿由Lichtenstein1940年首先提出,并确立为独立疾病类型,1953年该学者又指出骨嗜酸性肉芽肿与韩-薛-柯病(Hand-schuller-christain disease)及勒-雪病(letterer-siwe disease共属组织细胞增生症性疾病,三者共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即郎格罕细胞肉芽肿病(angerhans cell granulematosis).本院细胞学快速印片,发现两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涂片内细胞学特征比较明显,在结合临床和X线改变,可以明确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本文2例,均为年轻患者。X线表现骨内限局干骺溶骨破坏,发生在长骨多位于干骺或骨干髓腔内,边界清楚,皮质骨轻度膨胀,有的出现层状骨膜反应,甚至侵犯软组织。病理切片为大量增生的组织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组成的肉芽肿结构。因此,病理织印片或穿刺涂片内可见大量组织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细胞学诊断依据:1、骨病变涂片内有大量组织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偶见多核巨细胞。2、再结合上述临床和X线所见,即可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鉴别诊断:1、骨外嗜酸性肉芽肿,病变在软组织,淋巴结,胃肠等部位。与骨无直接关系。2、韩-薛-柯三氏证,以含脂质的泡沫细胞为主,细胞体积较大,嗜酸性白细胞少,临床上往往有肝,脾肿大,突眼,尿崩等症状。综上所述,应用印片或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骨嗜酸性芽肿,是比较简单,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对肺癌早期诊断和分型及如何提供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的阳性率. 方法:通过对1159例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近年来,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广泛地渗透到众多的其它学科领域,其中最典型的实例就是设计合成新型的纳米材料并且应用于催化领域。纳米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显示出许多传统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异特性。因此,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正成为催化化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模板法和液相法合成尺寸均一的Fe203纳米管,Cu0@Ag纳米线和Fe3O4@Cu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药食兼备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苦荞和蒙古口蘑作为我区特色保健食品,其研究意义重大,市场前景广阔。本研究以苦荞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法得到苦荞总黄酮的提取的最佳条件,并与蒙古口蘑菌丝多糖进行了配伍。在试验性小鼠肝损伤模型下,通过复方制剂对小鼠体内血清、肝组织、脑组织当中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论如下:(1)通过对微波辅助提取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涵盖了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和钳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型分析法,分别统计刷检,钳检对肺癌的检出和分型情况。 结果 288例病人刷检,钳检共同确诊168例,仅由钳检
前言  卵巢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的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CD147是一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高度糖基化的单跨膜蛋白,其包含185个氨基酸残基的细胞外区域,24个氨基酸残
目的:利用利普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Liqui-PREP)结合TBS2001报告用于妇科细胞学检查. 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对1 157例来自吉林省内不同医院门诊患者进行妇科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