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微粒的分子光谱学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FTIR-AFT(红外-气溶胶流管)联用技术,通过气溶胶发生器,将化学组成预先设定的气溶胶导入湿度可以调节的干燥池中,湿度连续改变条件下(5%-90%),对气溶胶气流进行FTIR原位测量,从而实现过饱和溶液的红外光谱研究。
其他文献
粉体的出口与进口,粒度仪的出口与进口都离不开粒度仪的校准与鉴定工作,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这一工作都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讨论了粒度测试中实际问题,并就粒度仪品质衡
本文给出了氧化硅厚度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光电子发射角和晶体方位角的选择,介绍了硅片上超薄氧化硅的XPS测量方法。
本文介绍了废弃线路板的物理性质、成份组成及破碎方法的选择,研究了其破碎物料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布规律,拟合了相应的破碎粒度特性方程,并通过对比指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布
本文首先概括了Lab认可的定义,然后介绍了QMS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讨论了QMS的评价机制,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本文利用西安地区1980-2002年逐日能见度和2001-2004年逐日空气污染指数资料,计算得到了大气水平消光系数和PM10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了大气水平消光系数的多年变化,大气水平
为了探索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源解析新技术,本文使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多通道自动采样系统(ACCU)在上海吴淞工业区进行冬季3个月8个不同风向的PM10采样,使用质子激发X荧光
会议
本文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研究了上海人民广场、吴淞和上海市郊区南汇PM10和PM25样品中一些主要金属元素Cr、Mn、Cu、Zn、Fe和Pb的化学种态。研究发现,Cr、Mn、Cu和Zn主要分
本文在西安站点利用黑碳测量仪(Aethalometer)获得了10个月大气中每5min黑碳气溶胶(BC)浓度的演化特征。对比分析表明,西安市BC浓度较高,机动车、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是主要贡献
本文在2003年1月至12月间,采集了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的大气颗粒物,并分析了其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和郊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总多环芳烃的年均浓度分别为725ngm-
室内空气中颗粒物与室内空气质量(IAQ)有着密切相关。本文简述了室内颗粒物的定义、理化特征及其来源,总结了室内颗粒物的危害影响,简述了世界各国与之相应的颗粒物标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