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臭氧分解丙烯酸乙酯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xq1357130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CCSD(T)/6-31G(d)+CF//B3LYP/6-31+G(d,p)理论水平上,研究了臭氧分解丙烯酸乙酯的反应机理,并构建了相应的反应势能面.首先臭氧通过一个成环的过渡态TS1加成到EA上,生成一种不稳定的初级臭氧化物,并能够进一步分解.在200-2000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多通道的RRKM理论,计算得到了反应的总速率和分速率.在294K和298K,760Torr的压力下,反应速率分别是1.38×10-18cm3 molecule-1 s-1与1.61×10-18 cm3molecule-1 s-1,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乙醛酸乙酯和甲醛.这些结果与先前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同时确定了几个实验不确定的产品,讨论了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主要反应通道的分支比.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质杂果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巨枣的种植面积占枣树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河滩、平地、山村周围的黄棕壤土、酸性粘土、沙石
  通过电沉积法制备了Ce掺杂二氧化铅电极,并通过SEM、XRD、AFM、XPS等技术对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晶型结构以及表面化学态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对电极的电化学
会议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反应型的香豆素二硫缩醛荧光探针(L1),并通过结构确征.在pH 6.15~9.96时,探针L1可以高选择性对Hg2+进行荧光检测,检测限低至1.6 nmol/L;同时提
城市中心区因其高密度、高容积率、高聚集、高风险因素叠加的特点,成为致灾、孕灾的高危区域.捷径空间具有高效、短距和认知安全的特点,这些特征符合使用者对时间、效率的追
  本文用电化学发光法研究了环境激素双酚A(BPA)对DNA 的损伤,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小牛胸腺双链DNA 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层层组装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
会议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教务处主任,教育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获得“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骨干教师”“宁波市名教师”等称号。曾获得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
  以土霉素和Cd2+为研究对象,以红壤为污染介质,探讨了污染物加入顺序对2 种污染物在红壤中的竞争吸附和解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霉素无论是在单一污染还是在复合污染
会议
  许多的商业颜料二氧化钛包含不同的表面成分,为了了解这些改性纳米材料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我们选取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亲水和疏水)纳米二氧化钛进行研究。在48小时的暴露试
会议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溴代阻燃剂(BFRs)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TBBPA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持久性[1-5]和生物毒性[6],因此,研究控制去除环境介质中的TBBPA 具有重
会议
  纳米镍/铁颗粒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能够快速对四氯乙烯(PCE)和四氯化碳(CT)脱氯,反应过程是以氧化-还原为主.PCE 降解过程中没有氯代中间产物产生,生成的最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