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鱼食性转变与摄食同类的生态学意义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ue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3月-2013年12月,对兴凯湖外来大(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银鱼食性和生活史特征的研究表明:大银鱼种群内个体间出现了由浮游动物食性转变为食鱼性的食性转变差异,种群内占少数的大个体自7月初开始转变为食鱼性和摄食同类,而占多数的小个体则终生不能转变为食鱼性或偶尔摄食鱼类,伴随着个体间食性转变的差异,大银鱼种群内出现个体大小分化,种群体长频数分布逐渐呈现为双峰型,食性分析表明大群组个体在同类相残中是捕食者而小个体是牺牲者.至11-1月的性成熟季节,兴凯湖大银鱼种群可以按120mm划分为大、小2个群组,12月N15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体长小于120mm的个体间没有出现明显营养级的差别,佐证了他们没有或没有稳定地转为以鱼类为食;而体长大于120mm的个体营养级则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高,佐证了他们不仅摄食小群组的同类,而是能够摄食其他营养级更高的鱼类,而且个体越大摄食的鱼类营养级越高.12月至1月初为兴凯湖大银鱼的繁殖高峰期,大群组雌性个体的繁殖投入远远高于小群组个体.2月的残余繁殖群体主要由小群组雄性个体组成,雌性个体和大群组雄性个体都很少.因此,提出以下假说:小群组雄性个体在性选择中处于劣势地位,没有或拥有很少参与繁殖的机会.
其他文献
珍珠鳞金鱼是一种名贵的金鱼品种。为了解该品种金鱼的鳞片变异的机制,本文采用HE染色以及硝酸银法和Mallory三色法等特殊染色对皇冠珍珠与兰寿金鱼鳞片的组织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皇冠珍珠比兰寿鳞片中央部分明显增厚,②皇冠珍珠鳞片纤维层中胶原纤维排列比兰寿鳞片疏松且无规则,③皇冠珍珠鳞片纤维层中充满了疏松结缔组织基质和细胞。珍珠鳞金鱼鳞片的变异为其鳞片下层纤维层的改变。
对人工养殖的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 Tchang)仔稚鱼的耳石微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并确认了岩原鲤的日轮.结果表明:岩原鲤微耳石和矢耳石在胚胎时已出现.微耳石通常为圆盘状,12d后转变为近似椭圆形,19d后转变为梨形,刚出膜矢耳石形状与微耳石类似,通常为圆形.12d后转变为椭圆形,孵出24d后变成中部较圆两端稍尖的菱形,30天后较尖的一端变成梗尖,如针状.大多数个体在28日龄出
为了考察饥饿对鲤鱼幼鱼(Cyprinus carpio)静止代谢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的影响,将大小相当的35尾实验鱼(21.34±0.97)g在25±0.5℃条件下驯化2周后,随机分为5组(0、1、2、4和8周,分别记作S0,S1,S2,S4,S8)进行饥饿处理,并测定各处理组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和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POC)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分别为59.14±2.11、
利用瑞氏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鲫鱼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发现鲫鱼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多,呈椭圆形,具椭圆形核,平均含量为(1.74±0.31)×1011 L-1;白细胞含量较少,平均含量为(0.48±0.05)×1010 L-1,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次为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少,嗜碱性粒细胞极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有直接分裂现象.血栓细胞呈纺锤形或卵圆形,胞
为评价CdSe/ZnS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对鱼类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稀有鮈鲫和斑马鱼胚胎为试验对象,观察QDs对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试验设置4个CdSe/ZnS QDs浓度组(分别为:50、100、200和400 nmol·L-1),以及一个空白对照组(即0nmol·L-1)和Cd2+阳性对照组,采取水体暴露直接染毒法,于胚胎发育至囊胚期进行染毒,在恒温下处理至72 hpf.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androgen (17α-methyltestoterone,MT) on the growth of Pengze curcian carp (Pcc) previtellogenic oocytes and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both steroid receptor and steroidogenic
2013年10月于四川省自贡市长江支流沱江富顺段采集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大眼鳜(Siniperca kneri Garman)三种鱼共60尾,体长范围8.6-20.4cm,体质量范围18.4-194.2g,分别测定鱼体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用于探讨沱江富顺段鲤鱼、鲫鱼和大眼鳜三种鱼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结果表明:三
会议
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是一种暖温性底层鱼类,它能够利用发声肌快速收缩使鱼鳔振动而产生声音,并由此互相传达物种间生物信息.本文以褐菖鮋白色肌肉为参照对象,通过生物化学方法和形态学方法研究褐菖鲉发声肌的特性.生物化学实验结果表明:褐菖鲉发声肌和白色肌肉中小清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0~14KDa,发声肌中小清蛋白含量少于白色肌肉中小清蛋白含量(P<0.01),雄鱼发声肌中小清
采用室内环境模拟和红外摄像记录方法,对采自钱塘江口沿岸滩涂的大鳍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的行为节律及味觉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常行为谱包括静止状态下的休息行为(水中、瓦片上、瓦片下)和贴壁行为;运动行为(爬行、跳跃、水中游泳和攀爬);呼吸行为(鼓鳃);冲突行为(打斗、竖鳍、对视);摄食行为;排泄行为;眨眼行为;躲避行为.其中,运动行为的平均时间每天仅8
西伯利亚鲟鱼是一种被动电感受鱼,它能够依靠头部和吻部的电感受器(罗伦氏器)感知水中的生物或非生物弱电场,在其捕食或躲避敌害行为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幼年西伯利亚鲟鱼为试验对象,探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的鲟鱼对人工偶极子直流电场(DC)和10Hz交流电场(AC)的行为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大部分的二月龄与三月龄幼鲟对人工偶极子电场能够产生躲避行为.幼鲟对直流电和交流电刺激的行为反应差异不明显,但二月龄幼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