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板结晶器钢液流场优化的水模实验研究

来源 :2012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a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重钢新区的3#板坯连铸结晶器为原型,采用0.5∶1的水模型进行实验,针对重钢原有水口时液面不活跃,热交换慢,保护渣熔化不良的问题,通过改变浸入式水口侧孔形状和底部形状对重钢原有水口进行了优化.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采用保护气氛电渣重熔试验,分析了1Cr21Ni5Ti钢在不同的重熔条件下[Ti]的烧损情况,总结了保护气氛下电渣重熔1Cr21 Ni5 Ti钢[Ti]的烧损规律。
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电工钢的生产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抑制剂类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电工钢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该流程生产电工钢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与今后的发展趋势。
研究了鞍钢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电磁制动技术对铸坯皮下夹杂缺陷,以及冷轧板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制动降低了铸坯表层较大尺寸夹杂物的含量,显著改善了冷轧板表面质量,冷轧板表面夹杂缺陷发生率从0.68%降到0.14%.
本文介绍了Q420B角钢钒氮微合金化工艺、炼钢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对工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通过采用合理的钒氮微合金化工艺和炼钢生产工艺,可确保Q420B角钢质量和轧材性能均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随着连铸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中间包耐材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本文根据镁质中间包喷涂料在中薄板坯连铸中间包上的应用情况,证明了中间包镁质喷涂料使用性能优良,对于提高中间包使用寿命,净化钢水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
鞍钢股份炼钢总厂四工区采用LD→RH→CC工艺在ASP铸机上生产冷轧低碳钢种时易产生的絮流现象,为此,对该类冷轧低碳钢种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由RH直上工艺调整为双联生产工艺,即LD→RH→LF→CC,减少了钢水过氧化程度,降低了钢渣氧化性.LF通过造“白渣”,对顶渣进行改质,并对钢水进行钙处理,改变了钢水夹杂物的形态,提高了钢水的可浇注性和纯净度,有效解决了絮流及成分控制问题.
结合首钢二炼钢2#和3#方坯连铸机二冷系统改造工程设计,与重庆大学合作开发了新型二冷模型框架,完成了二冷控制模型设计,并在2#和3#方坯连铸机应用了新的配水系统以及二冷控制模型,经过生产实践验证,生产的铸坯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的目标。
本文汇总了鞍钢的10台S-VAI板坯连铸机的典型技术,对于外方暂时没有公开的技术内容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和拟合,并列举了S-VAI铸机在鞍钢的一些典型钢种的铸坯生产质量情况。通过以上几个角度简要回顾了鞍钢S-VAI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
提升板坯资源对提高公司经营业绩有重要意义。从优化炼钢生产组织模式和生产计划、减少无委托板坯发生、降低铁水比、优化炼钢工艺和成分、减少出钢记号数量、改善钢质缺陷等方面采取了措施,板坯资源增加了6万吨以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Q235钢中夹杂物控制到低熔点的适宜区域,并设计精炼渣成分为CaO/Al2O3 =1.2~1.6,SiO2=10~20%,MgO=5~10%,∑(MnO+ FeO) <5%.从现场的应用情况看,通过采用转炉出钢弱脱氧+炉后渣洗工艺,基本上解决了该钢种的可浇性问题,有效地减少钙处理,能明显降低其生产成本,为钢厂打造经济洁净钢平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