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吹气体对FTSC中间包流体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第四届发展中国家连铸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FTSC中间包为原型,建立了1:2.5的物理模型,研究了传统控流装置(挡渣堰、导流坝和湍流控制器)、底吹气及相瓦组合方式对中间包内流体流动行为的影响。实验评价指标包括由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分析所得的最小停留时间、活塞流体积分率、全混流体积分率和死区体积分率。通过加入示踪剂(高锰酸钾溶液)的方法显示中间包内的流场。传统的堰坝组合方式可以较好地优化中间包流场,但是为了减少耐火材料质控流装置的使用以减小污染钢液的机会,本文提出尝试采用底吹气体替代挡渣堰和导流坝来优化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安装在FTSC中间包注流区的舣效冲击板(DEP)和下游的导流坝可以很人程度卜优化流体的流动状况;中间包底部呈“鞋跟”状,可以在保证铸坯质鼍的前提下,减少中间包余钢量,提高钢水收得率。底吹气体均有利于在中间包内形成循环流,导流坝可以很好地阻止底部击穿流。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实际Φ120mm圆坯水平连铸过程中15t中间包原型,采用1:1.5的相似比建立了水模拟系统,对原型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场进行了评估,并研究了中间包控流装置(坝和湍流控制器)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影响。
本文根据相似原理,运用正交实验设计了9种中间包湍流控制器的实验方案,采用水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了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对马钢板坯连铸中间包流体流动的影响。合理结构的湍流控制器能够改善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平均停留时间增加,活塞流体积提高,死区体积下降。实验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表明,10#湍流控制器的中间包流场较合理:采用10#湍流控制器能改善中间包的温度场和流场,中间包的T.0小于15ppm。
本文研究了水平连铸生产f130mm规格高压锅炉管用12Cr2MoWVTiB铸坯的主要工艺参数,分析了起铸失败、拉坯阻力火的原因,提出了钢中V、Ti、B等元素含量,起铸工艺,钢水过热度,结晶器锥度,反推量等足该钢种生产成功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其适当的控制范围。
本文对电脉冲处理中间包内钢液的冶金效果进行了阐述。攀钢板坯连铸中间包电脉冲处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电脉冲处理铸坯等轴晶率53%~91%,平均66%,与没有电脉冲处理铸坯相比,铸坯等轴晶率平均提高了46%。电极位置对电脉冲处理提高铸坯等轴品率效果影响明显。电脉冲处理改善铸坯中心碳、磷、硫等元素偏析效果明显,有利丁提高其热轧板力学性能等。
本文阐述了攀钢自主开发的360mm×450mm大方坯连铸集成技术及其效果。通过研究开发合理的连铸-二冷技术、凝固末端动态轻压下技术和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提高了铸坯内部质景,解决了大方坯中心疏松、中心偏析、内部裂纹等内部缺陷较严重的技术难题:通过研究设计合理的结晶器结构和冷却工艺制度,以及开发性能优良的连铸保护渣,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减轻了大方坯表面凹槽和凹坑缺陷。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攀钢360m
为了预测和调整连铸坯的温度以实现连铸连轧工艺,本文基于连铸机的实际辊列和喷嘴布置,建立了连铸凝固传热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喷嘴的冷态特性与热态特性及二冷段的强制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热辐射、铸坯表面与辊子接触换热的边界条件。通过修正与铸机相关的模型系数,计算的温度场与凝固末端位置等满足应用要求。对厚板坯轧制前连铸温度优化的结果表明,通过减少二冷区最后一个冷却回路的水量,提高拉速和降低浇注
本文对保证连铸质量稳定性的体会和经验进行了介绍。连铸质量的稳定是不仅需要工艺制度合理,而且设备保障和外围辅助条件也非常重要。要想保证质量必须做到设备保证为基础,生产合理组织为前题,外围辅助条件为支撑,工艺制度合理为条件。
本文采用转炉-LF精炼-RH真空精炼一连铸的冶炼工艺,成功生产了国内最厚的320mm连铸板坯。连铸阶段合理采用轻压下工艺,优化了铸坯内部质量。
本文测试了Q345B钢的高温力学性能,鉴别了铸坯裂纹处析出物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连铸坯角裂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角裂的工艺措施。
本文经过试验分析出了造成帘线钢氮含量高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转炉参数、LF控制要求、VD炉控制参数以及长水口吹氩等方面要求,满足了帘线钢对氮含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