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与500hPa南支槽的演变关系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a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冬季近几年降水异常的成因,利用1951-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西南地区25个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对2011/2012年冬季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特征及其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冬半年活动于20-30°N,70-120°E之间位于高原南侧孟加拉湾附近的低压南支槽,是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一个主要的天气系统,故定义了一个南支槽指数,将南支槽指数与西南降水数据做相关发现,南支槽指数和降水基本上成负相关的关系,南支槽指数为正距平,即南支槽较弱的时候,降水距平为负,降水较常年减少;反之,南支槽指数为负距平时,即南支槽较强的年度,降水为负距平,降水较常见增多.
其他文献
双偏振雷达基于特征参数对电磁波的散射理论识别降水粒子相态,不同相态降水粒子由于在形状、大小和空间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一定极化状态的电磁波会产生不同的散射特性,导致与这些特性密切相关的雷达偏振参量也各不相同,综合利用这些偏振参量,可以有效的识别出各种水凝物的相态.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利用双偏振天气雷达识别降水粒子相态的理论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模糊逻辑法相态识别方法,并给出了模糊逻辑算法识别降水粒子
在目前的能见度条件下,跟踪能见度变化,并研究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与机制,建立区域能见度仪观测站网,进行连续长期监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广东地区的能见度观测展开分析和研究,借鉴空气质量监测站网设定方法提出适用于能见度观测布局适应性分布研究的新方案,在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人工观测资料基础上,对广东地区已有的能见度仪观测站网布局进行优化,旨在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能见度仪观测站网,可替代人
利用北京地区1958-2010年太阳辐射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太阳辐射状况.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月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近53年来北京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率为23.50(MJ/m2)/a,期间较明显的“变暗期”出现在1975-1992年,1993年后下降趋势减弱,没有出现明显“变亮期”,突变起始点发生在1980年前后;
随着GPS气象学的迅速发展,GPS技术已经在气象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GPS探测大气水汽的原理以及地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流程.利用湖北省GPS观测网2008年7月到2010年12月的GPS资料反演出的大气可降水量,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对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冬季大雾天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有雾与无雾情况下GPS可降水量与能见度的合成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湖北冬季大雾天气中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00 多个)的观测资料分别对2012年的ECMFW(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和JMA(日本气象厅)数值模式资料的2m气温、地面相对湿度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数值模式资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测资料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的适用性要高于西部地区,对于不同的地面气象要素,差异较大.ECMWF比JMA的2m气温资料更接近实际观测,冬季的结果
降水是大气中的水的相变过程.一般降水形成大致满足三个条件:水汽条件、垂直运动条件和云滴增长条件.一般降水可以分为7级,日降水量达到和超过50mm的降水称为暴雨,其中又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个量级.形成暴雨还必须满足如下的条件:充分的水汽供应:暴雨是在大气饱和比湿达到相当大的数值以上才形成的,除了相当高的饱和比湿外,还必须有充分的水汽供应,只靠某一地区大气柱中所含的水汽凝结下降量很小;强烈上升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白动气象站、CEP 1°× 1°再分析资料、FY2卫星云图、天气雷达资料等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以期进一步全面认识产生强降水的有利条件和强降水的落区,对此类暴雨过程的预报预警和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大暴雨由受副热带高压、低空切变线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产生;低层强盛的西南急流建立起水汽通道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具有深厚的湿层和暖云层、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大的C
利用MICAPS3.1软件系统、多普勒雷达、卫星红外云图以及常规物理量要素等资料对2013年6月26日~29日九江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标准型”阻塞高压的存在,在宽广的低槽区不断分裂小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与西太平洋副高东退后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在上空附近剧烈交汇,暖湿气流携带源源不断的水汽进入上空,降水云团不断的分裂、结合并东移,循环重复,造成我市暴雨具有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的
本文介绍了依托人机交互的智能气象服务新技术及在智能手机终端的实现.用户体验是通过智能终端提出问题,智能搜索引擎进行语义转换和逻辑分析后,将数据信息反馈给用户.该系统支持自动应答和在线客服两种模式,可通过不断完善气象数据库和智能引擎逐步实现智能化而不影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个性、互动的需求.该技术可拓展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大大提升气象部门的互动服务能力.
本文从气象部门自主研发手机气象软件可行性和必然性以及手机气象软件的应用范围展开了分析,并且对气象部门自主研发手机气象软件和手机气象软件推广渠道提出了几点设想,同时还对手机气象服务软件收入费用预期做了三点分析.希望能够在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宣传推广方面探索出新的方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及时、准确、方便的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