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目标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然而,一些寄宿制学校教育实践表明,农村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预期与现实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从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性的视角审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不是基于教育学立场的教育发展诉求,只是我国农村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农村寄宿制学校需要更多的理论关怀,应慎重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切合乡村教师的“四位一体”阶梯式、立体化的综合型培训模式,以期对乡村教师的有效培训能有所裨益.
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良好发展,离不开对留守儿童发展的积极关注.在义务教育发展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虽然逐步享受到了免费教育权荆,但这仅是保障这部分群体平等享有教育权的“万里长征第一步”.结合教育部《规划纲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指导精神,以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重庆南川、黔江、沙坪坝三辖区作为实证研究个案,剖析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
经过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规范和整治,给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行为有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但还存在有些教师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校管理出现许多盲区、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达不到要求、一些家长产生不满情绪、校长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双休日集中学习引发教师不满等等问题,为了巩固规范和整治效果,应该坚持不搞虎头蛇尾、坚持正面疏导、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强有力的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巩固和发展规范和整治办学行为的阶段性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及突出特点的介绍,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山西省教育事业的影响,进而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城乡协调发展、学校布局优化等方面论述了推进教育改革应对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最后探讨了增强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力,以适应山西省快速城镇化步伐的措施。
通过对山区农村镇域范围内各类小学教学质量的调查比较发现:山区农村教学点、完全小学与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部分年级或部分学科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山区农村小学整体教学质量不高,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山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S中学为例,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校本教研的开展过程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土地对他们及子女成长产生了众多影响,针对失去土地对农民产生的影响,出现的问题,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的呼声等进行调查,探讨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寻求有针对性对失去土地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金堂县正视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政府履责,教育惠民,采取八大举措力求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八大举措是:抢抓重建机遇,优化学校布局;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联姻名校集团,携手共同发展;大力帮困助学,温暖寒门学子;推进远程教育,共享优质资源;实施安居工程,解决教师疾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意义重大.但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落后性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还存在经费不足、师资缺乏、条件落后、管理疲软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及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也都产生了不利影响.要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这些问题,需要从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本课题通过对石狮R小学的个案分析,了解发展历史,分析转型成功的原因以及现今存在的问题,试图从中探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