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审美与评价

来源 :首届全国高师院校美育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中艺术类课程,其审美与评价与课程设置的研究,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关注课程教学的审美与评价认识,研究的如何引领尤显突出.本课题以"公共选修课中的艺术类课程"入手,结合学科一线教学的具体实践,对"高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审美与评价"的实践进行思考与总结.在某种意义,这种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就是将各专业的大学生们不同的审美关注点集中在一起,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与引导的形式,体验艺术家情感的真诚,观赏各种门类艺术作品的魅力.这种跨学科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模式,不仅仅体现了高校的教学方式,也是体现出现代教学观念的时代同步性,对主导教学的方向与内容深度上有所分析与探索,这是对美的向往与美的评价,并以正能量形式深入大学生成长的引导.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长远教学目标之一.
其他文献
中国近代美育开启于20世纪初,是近代中西文化思想交流对撞的历史产物.在"西学东渐"的时代,西方美育思想迎合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启蒙和救亡之意,他们在翻译和引进这些西方美育思想的同时,积极将之转化并运用于中国社会.同时,中国社会历史急剧变革赋予艺术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使命,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投入到"教育救国"、"艺术救国"的浪潮中去,他们自觉地发出通过艺术改造社会的呐喊,中国美育热潮孕育而生,这场蓬勃发展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是民族的文化瑰宝.建立特色的美育观念,通过传统美学观念在艺术教育中就启发性、延展性和当代性研究,充分解析中国传统美学的具体实用性价值所在;传统是根基,传统美学是审美品质的根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传承至今,具有相当程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因为人们生活在"传统"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通过深入研究,真正地了解并融入"人们的传统",利用有效的实践方式将中国传统
审美教育问题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永恒性话题之一,它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去思考.当前技术时代的发展,在为审美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人们面临着新的挑战.身体美育作为基于身体美学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美育形式,其存在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绘画是艺术家心智和境界的体现,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特有感受的物化形式,承载了文化指向和精神力量。因此,绘画语言的“单纯性”其实是艺术家艺术感受及精神诉求单纯性的物化形式,是艺术家在经过众多艺术研究和尝试众多艺术表现手法后,尘埃落定,沉淀下来最能准确表现自己文化价值取向的艺术表现形式。单纯性涵盖了语言表达与精神诉求的高度统一,最后达到融通创作出感动自己,然后感动读者的作品。总之,越单纯,越感人。
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最易获得美感体验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终生发展(如审美情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等)产生影响和作用。因此,从美育的角度来看,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唤起美感体验、激发音乐形象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从而培养和塑造良好人格的教育。
公益广告具有文化传播的独特性及重要担当。作为一门实用性艺术,亦是文艺作品以公共利益的方式来传播文化,进行公众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及舆论引导的一种表达形式。
艺术与科学的二元对立影响使学校教育中艺术与科学的价值被衡量,科学教育被置于首位,而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往往被忽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分科教育,在学校中进行多样化的课程改革,学校教育中艺术与科学领域的融合是跨越学科壁垒,促进课程整合实践的重点。进入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艺术与科学领域的融合不再局限于两大学科领域,而是在理工领域与人文领域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扩展。新技术为学校教育的教学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校育人的主要任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实施通专结合教育理念,进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促进科学和艺术融合的教育理念逐步得到共识.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通识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为教学目标的育人方式,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对徐特立美育思想进行了梳理、研究和
当代美育若直面新技术时代,与其感性教育本体论转向和“大美育观”实施转向相配合的应当是艺术教育重心的某种转移,即从纯粹精神教育转向感知媒介教育。艺术的精神超越性从来无法脱离其作为感知技术的艺术媒介基础而单独存在,只不过在“技以进道”等观念影响下艺术的感知技术维度在美学与美育的审视视野中消失了许久。也许在微时代,在当代美育中纳入艺术媒介教育乃至所有感知媒介的教育,恰逢其时。
结合笔者10余年开设大学音乐通识课《音乐文化修养》的深切体会,逐渐摸索提出一套以“比较”为核心方法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贯穿在整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中。近些年来,经过各届学生反馈和同行专家的审议,获得了较为肯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