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粉除钒四氯化钛精制优化控制研究

来源 :2017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低价钛制备和蒸馏各单元工艺参数及操作的优化研究,确定主要影响蒸馏除钒、稳定质量控制的工艺方式:稳定低价钛质量;优化低价钛加入配比;优化一、二级精馏釜排渣及固含量等.由此确认合适的工艺参数,形成了保证精制系统稳定生产的成套工艺控制技术,使精制各单元生产稳定、状态受控,精钛产质量更加稳定,岗位更具操作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海绵钛后续工艺的生产所需原料质量要求.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介绍了塑料的相关知识,如塑料的定义、塑料的主要特征、塑料的分类及发展等,然后结合钛白粉的性能对钛白粉在塑料中的应用做了简答介绍.
本文总结了钛白粉白度的表示方法,其中,甘茨白度、蓝光白度和亨特白度有不同的应用领域,白度测量仪器也有差异.另外,对影响钛白粉白度的因素做了研究,如:杂质、粒径和粒度分布、颗粒形状和钛含量,其中杂质的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粒度分布和钛含量,颗粒形状对白度的影响最小,并得出结论:杂质含量越低,粒度分布越集中,平均粒径越小,钛含量越高,白度值越大,反之白度越小.
本文的活性炭负载Ni掺杂TiO2的光催化剂(Ni-TiO2/AC)是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的表征用XRD、N2吸附-脱附和XPS,通过光催化降解印染二级废水,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5%Ni-TiO2/AC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催化剂中TiO2平均粒径为15.8nm,比表面积为944.54m2/g.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考察焙烧温度、催化剂投加量等,结果显示当催化剂添加量为5g/L时,焙烧温度为
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耐候性、良好的白度、着色力和遮盖力,是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无机颜料.钛白粉工业生产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硫酸法可生产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产品,氯化法全部为金红石型产品.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钛白粉企业的生产工艺都是硫酸法,由于矿源和产品性能以及氯化法钛白工艺在中国的成熟期还需等待较长时间等原因,硫酸法仍将是中国目前的主流工艺.
研究了以废酸为引发介质的钛精矿连续酸解反应.探讨了预混时间、废酸预热温度、进料量和反应酸浓度对酸解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连续酸解工艺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进料量6m3/h的情况下,预混时间20min,废酸预热温度90℃,反应酸浓度83%,酸解率能达到99%以上.通过岩相分析钛精矿酸解前后物相的变化,探明了未酸解部分的钛铁矿的物相结构,主要为与硅酸盐、石英石、透辉石等共生或被其包裹.
硫酸法钛白粉是众所周知的耗水大户,早期的小型钛白粉厂吨产品水耗曾在数百吨以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装备的进步,技术的创新,尤其是三条引进钛白粉生产线带来的理念和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硫酸法钛白粉生产技术的进步.现有国内硫酸法钛白粉工厂的吨产品水耗大都降到了80m3以下,部分工厂甚至降到50m3以下.
采用钛白副产物FeSO4·7H2O和20%废酸为原料,通过加热保温制备FeSO4·H2O,并将其用于制备铁红.采用该工艺,转晶后的FeSO4·H2O无需除杂铁含量就可达到28%以上,而且通过控制转晶温度和保温时间可将其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所得的FeSO4·H2O直接在回转炉中煅烧即得到铁含量60%以上的铁红.
随着钛白粉在油墨中的广泛应用,钛白粉印刷中的问墨也越来越明显,最影响钛白粉使用的就是刀线问题,刀线可以引起成本增高,大面积成品作废的问题,目前国内钛白粉厂家还未能做到产品确保无刀线产生,从粒径方面就行研究,探讨油墨产生刀线的原因.
钛白粉不仅需要肩负产品化学性能,更需要展现出材料学所含的诸多性能,其中着色底相(即SCX指标)是影响钛白粉应用性能及应用领域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在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进行工艺参数调整,发现SCX指标的控制趋势及方法,在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对于SCX指标可完全做到可调可控.
以硫酸法钛白工业生产的水解工艺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沸点条件下钛液本征性质对水解偏钛酸平均粒径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讨论了水解钛液浓度、F值、铁钛比、Ti3+浓度对水解产物偏钛酸粒度的影响.在高沸点(110℃)和低沸点(105℃)条件下,钛液各因素对偏钛酸粒度大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水解钛液浓度、铁钛比、F值、Ti3+浓度;F值、水解钛液浓度、铁钛比、Ti3+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