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碳减排效益分析

来源 :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雨水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生态雨水管理的理念,论述并分析了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对碳减排的贡献.采用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方法,从水量、水质、温度方面研究了生物滞留设施的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每平方米生物滞留设施每年可减少甲烷排放量约9 55×10-2kg,同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82kg,最高可削减径流温度约20℃.生物滞留设施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同时还可以补充地下水,改善区域水文循环.
其他文献
  校园一方面是能耗大户,另一方面又非常适宜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文章由学校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必要性和适宜性出发,依托绿色校园建设,介绍学校光伏建筑一体化项
  本文以苏州市为例研究了苏南地区工程弃土的排放量及处置现状,对苏州市墙体材料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而后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苏州市利用工程弃土采用隧道窑工艺生产烧
  低碳建筑发展对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发展低碳建筑存在着外部性,如何在可接受的总交易费用约束下更有效地将外部性内部化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当存在交易费用时,碳
  本文基于对滨河住区热环境舒适性的建筑布局研究,选取深圳市南华村滨河住区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建筑布局来改善滨河住区的热环境状况。研究发现,采用利于滨河住区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区组织形式及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如何提高城市的活力,一直是
会议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一种成体干细胞,MSC能分化为肌肉、脂肪、骨骼等成体细胞。近年来越来越的研究重点放在了MSC的自我跟新能力以及分化潜能的调
  建筑能源,是从建筑与环境的角度提出的建筑自身的属性,伴随着建筑而存在,因场地、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构成的不同而不同。建筑能源系统节能是相对独立的具有特殊归属的自然能
  绿色住区建筑群体组合的风环境设计策略是一种以达到良好的住宅室内外风性能为导向的设计范式。通过对建筑群体气流效应原理的分析,提出基于风环境性能的建筑平面组合、剖
  建筑能耗作为社会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雾霾的主要成因。居民生活及商业办公用电与冬季采暖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80%~90%,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建设行业可以通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