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椎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颈椎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颈椎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自由肌电图EMG)监测脊髓以及神经根功能完整性,评价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脊髓和神经根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出院后康复效果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包括康复锻炼、日常饮食、定期复查在内的健康教育。
目的小儿骨科住院病人多,护理对象相对较特殊(多数患儿不会用语言表达),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本文旨在探讨易引起小儿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以期提高护理安全。方法 对我科2014年住院患儿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材料与方法:颈椎前路手术常用于颈椎病、颈椎骨折、颈椎感染及肿瘤等疾病的外科治疗。食道瘘是颈椎前路手术的一种罕见并发症,但治疗不佳、护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行收住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并发食道瘘16例患者的发生原因、治疗及护理措施,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出现食道瘘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方法。
目的 观察探讨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访研究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7例;年龄7O~82岁,平均(73±4)岁;受伤原因主要为车祸外伤及不慎跌伤。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59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8岁;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27例,C2型18例,C3型14例;59例均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单钢板固定20例(A组);Y型钢
Objective: Osteoarthritis(OA)is a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that affects both cartilage and bone.Subchondral bone modifications occur ear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arthritis.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经皮与开放跟腱延长治疗跟腱挛缩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跟腿挛缩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69例跟腱挛缩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修复与重建粉碎骨折的肩胛骨的解剖结构,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行肩胛背部弧形切口入路,对粉碎的肩胛骨骨折行逐块复位的方法复位,先整复肩胛骨的基本外形,特别是肩胛骨的缘及肩胛冈,行多块再塑重建板固定骨折块,对粉碎移位的小碎骨块最后行拼接复位,以此重建或重塑肩胛骨的解剖结构。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并结合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在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骨科经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并结合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手术治疗不需后路减压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83例,男61例,女22例;年龄为17~62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T12椎体骨折25例,L1椎体骨折36例,L2椎体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原则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从2008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患者59例,平均年龄45.6岁,男45例,女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