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大學的地理與環境通識課程調查研究

来源 :2007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暨2007海峡两岸地理学家大会——中国地理学会年度研究生联合论文发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诸国外相关文献,地理或环境相关通识课程多已融入其终身学习的系统之中,美国在过去十年,不只中小学地理教育蓬勃发展,大学生选修地理与环境相关课程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大学生修习地理相关课程,确实对他掌握诸多生活面向的问题,特别是了解社会组织变貌与自然环境间的联系,以及世界观的建立大有助益。
  所有大学院校均高度肯定地理学与环境相关课程在大学通识课程中的存在价值。未来各大学院校如何能设计出让学生愿意选修、教师喜欢教的地理学相关课程架构至关重要。如何突显地理学课程的生活价值最为重要,环境或地理课程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课程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式要有吸引力,要以口碑取胜,吸引学生选修,课程地位才会稳固。
  调查显示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论、人与环境的关系、自然与人文要素的整合观、全球变迁与永续发展等议题或课程都获得高频率的勾选和青睐,这意味着地理学的当代发展趋势也与当今社会发展脉动紧密扣合。各大学院校所开授的地理与环境相关课程各分别有42及40门课程,本研究依据各校开授频率与咨询会议结果,分别建构了地理学与环境相关通识课程架构各6门课合计各为12学分。
  各大学院校可视性质与个别需求,开设1-3门合计2-6学分之选修课程,将能培育兼具地理与环境素养的现代世界公民。
其他文献
论文以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苏州、无锡、常州为研究对象,通过航片解译、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分析,研究了该区1980-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论:(1)1980-2000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和水田、旱地的大幅度减少。从流向看,主要是水田和旱地向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转变,在农业用地内部也有一定规模的相互转变。(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显著影
本文利用长江干流主要控制站(屏山站、宜昌站、汉口站与大通站)以及1个支流站点(嘉陵江的北倍站)长时间序列水沙变化序列研究了近40年来长江流域水沙变化及水库等水利建设的可能影响。
In this study the Penman-Monteith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at 15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during 1960-2000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catchment in China are calculated,compared and r
本文选择了地理环境、要素投入、增长过程、政策扰动四个稳态因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结果表明,1978-2002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绝对趋同。但是,在要素投入、增长过程这两个稳态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发生了明显的条件趋同,趋同速度分别为1.2%和2.4%。而在地理环境、政策扰动因子的分别作用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没有出现条件趋同。在上述四个稳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下,1978—
南部科学园区是继70年代新竹科学园区形成之后的第二发展的科学园区,而奇美集团则是科学园区产业的领导企业,TFT-LCD制造的核心。奇美集团的影响力无疑是决定液晶电视专区与科学园区产业整合的关键,塑造整个科学园区及周围成为TFT-LCD面板生产垂直整合的特殊化区域。
高雄市都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已颇具特定的规模与风格;但是由公民社会、公民参与及多元价值的角度而言,高雄市的公共空间有其特定的问题,例如:流于制式与单一价值、缺乏在地风格、忽视在地需求,以及特化/私有化的问题严重。将公共空间由令人情感疏离的空间转化成值得珍爱的地方,是公共空间当为满足地方需求的公共财所应追求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以满足施政者政绩成就感、或规划者荣耀感为目的。
本文以燕巢乡新太阳谷及高雄师范大学燕巢校区内的两块裸露泥岩边坡为观测主体,以非量测型Sigma DC10数位相机及Sigma 20mm定焦镜头拍摄这两个边坡的立体像对进行影像匹配,并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法执行立体解析作业制作这两个边坡的DEM,用以评估近景摄影测量于泥岩边坡观测的精确度。
在地形学的研究上,许多学者已利用小波理论与碎形方法来揭示许多地表几何特征并寻求解释与应用。本研究以台湾数值地形模型DTM之资料为基础,尝试结合小波理论与碎形分析等方法,探讨台湾之地形区特征与地形简化之辨识模型。
湿地有其独特的资源与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野鸭湖湿地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人工湖泊湿地,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但近十几年来,受到“强胁迫型因素”的影响,野鸭湖湿地资源与湿地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威胁到湿地自身的健康发展。本文以TM和IRS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叠置融合图像处理技术,辅助野外湿地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对野鸭湖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后发现,野鸭湖湿地水域面
近年台湾乡村地区出现许多休闲农业空间,正逐渐改变乡村地景。休闲农业空间塑造成为政府部门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休闲农业已经跨越传统农业只关心生产,进一步转型或连结到农场的消费,更将传统农业只关心生产部分,延伸到农业空间环境的重视。因此休闲农业生产-消费之间的转型与连结以及衍生休闲农业的消费地方建构,成为窥探在地休闲农业空间转化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