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鎓硝酰镧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在有机化学、催化、萃取分离、摩擦学、电化学、光学、磁学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可设计的绿色溶剂或绿色软材料。[1]稀土金属离子液体则结合了稀土金属元素和离子液体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2]本文合成了多种新型1-甲基-3-烷基咪唑鎓硝酰镧盐离子液体(图1),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合成的稀土金属离子液体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X 射线单晶衍射法获得了1,3-二甲基咪唑鎓六硝酰镧盐稀土金属离子液体的晶体结构,确定了六硝酰镧盐阴离子的精确配位结构。此外,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绝热量热分析等对这些稀土金属离子液体的热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金属-氧化物的接触界面作为多相催化反应的重要场所,在反应中需要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界面电子性质必然影响催化活性.由于合成与表征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涉足纳米催化剂的尺寸与形貌效应,但多限于单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而关于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体系的界面效应研究则相对较少.最近我们通过物理混合不同形貌的纳米ZnO与铜粒子来构建不同的Cu-ZnO界面,发现含盘状ZnO的催化剂体系甲醇选
采用尿素沉淀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棒状氧化铁和盘状氧化铁,并将钯负载在不同形貌的氧化铁载体上.采用XRD 和H2-TPR 对其热还原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XRD 结果表明,棒状氧化铁暴露主要晶面为110面,而盘状氧化铁的暴露面为001 面.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经氢气还原后,测试结果表明,相比棒状氧化铁,盘状氧化铁要更难以还原.
随着金属纳米催化剂广泛使用,Pt、Pd等金属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反应中的几何与电子作用日趋成为近十年来催化剂机理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实际催化反应中表面的复杂性,目前表征手段仍相对匮乏.通过使用液体核磁共振技术(NMR),我们首次在水溶液中定量地观察到甲酸根(HCOO-)在Pd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态:桥式吸附、单位点吸附和多位点吸附.通过对一系列尺寸的Pd球形纳米粒子表面的HCOO-吸附行为的研究,我们发现
采用“先臂后核”和羟基封端的方法制备了环氧功能化星型聚氨酯(SEPU).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研究表明环氧树脂羟基(-OH)参与了反应,SEPU软段和硬段的相容性好.X衍射光谱(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TG)等分析表明: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衍射峰强度无明显变化,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上升.动态力学分析(DMA)和力学性能测试
高分子化学课程是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我们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与更新,在系统而精炼的课堂讲授前提下,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配合,建立了研究型、互动式的高分子化学教学模式。我们鼓励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将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作为课程论文选题的同学,课程论文的撰写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将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程论
从中学跨入大学的化学专业学生面对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普通化学原理(或无机化学上),这门基础课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入门课,不仅在知识传授上,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上,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学化学教学在内容上做了很大调整,采用了模块教学,两个必修模块加上六个选修模块。各省市选修的模块不同和教学的取舍造成新生们的化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按现有教材的内容和顺序教学,会
化工涂料实训基地较好的应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使科研有效服务于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实战能力,使科研成果上升到中试和生产级别,研究成果更接近生产和应用水平,能起到将“鸡蛋”孵化为“小鸡”和“仔鸡”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同学们开拓进取精神,增强同学们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的信心,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本文从建设目的
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考核成绩采用形成性成绩和终结性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既注重实验结果更注重实验过程、既注重基本技能又注重综合能力的完善的考核体系。一、平时考核得出的成绩即为形成性成绩,所占比例为60%,包括考勤、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等内容。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实时考核,可以加大对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教师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科学过程技能调查问卷(基于Dillashaw 与Okey 于1980 年开发的TIPS 问卷以及Burns 与Okey 于1985 年开发的TIPSⅡ问卷)对我国西北两省(陕西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学化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影响科学探
采用资料分析和案例比较的方法从内容特征对高中化学熟手型教师和化学专业师范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内容细节的描述、描述问题的方式、使用教学资源这几个方面,熟手型教师与师范生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预期反应这几个方面,熟手型教师优于师范生。(2)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熟手型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而师范生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