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缨杜鹃花色成色关键基因的筛选与功能解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gi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鹃(Rhododendron)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或落叶灌木,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既可园林种植,也可盆栽用于室内美化,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园林应用价值,在文明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因其植株较矮小,根系发达,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护植物。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杜鹃的研究仅仅集中在资源考查、形态分类、生态与分布、栽培管理和组织培养技术等方面,对其花色及成色机理的研究鲜有报道。这大大限制了杜鹃花新品种的申请与国际登录,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杜鹃花色基因工程育种的发展。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又名密筒花、映山红等,其花大色艳,是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势花种极具观赏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造景。除此之外,它还是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同时,马樱杜鹃富含红色素(花色苷),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在食品工业中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因此,对马缨杜鹃花色苷合成积累及其花色成色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以马缨杜鹃花朵为材料,对其花中花色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马缨杜鹃花朵中共有8种花色苷而其中的4种(占总花色苷含量93%以上)都是以花青素3-O-糖苷形式存在。因此,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3GT)在马缨杜鹃花色成色过程中作用十分关键。随后,我们开展了马缨杜鹃花朵的转录组测序分析,转录组EST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2条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的ESTs,进一步的比对分析后可将其合并为7条,随后对以上7条基因在马缨杜鹃开花过程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而基因表达与花朵总花色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只有3条基因的表达同花色苷积累呈显著相关。因此,我们以转录组测序结果为基础,完成了以上3条基因的克隆。后续将通过酶活检测(底物特异性,糖基供体特异性,催化效率等),转基因实验等分析以上3个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的功能及其对马缨杜鹃花色形成的影响,进而揭示以上3个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马缨杜鹃花色成色的机理。为更好的理解杜鹃花色成色机制奠定基础,也为杜鹃新花色育种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在当前跨文化交际中,中英文的互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姓名作为人类社会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对它的翻译能在翻译实践中加深对两种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但由于中英文环境
我国作为传统柑橘种植大国和柑橘文化发源地之一,在柑橘产业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教授曾提出“在贫困山区搞柑橘能够解决脱贫问
<正>土墩墓是青铜时代江南地区特有的埋葬方式,主要分布在苏南、皖南、浙江一带,其中江苏以句容、金坛一带分布尤为密集。2005年4-9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主持对宁常、镇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海量信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何快速准确地从大规模的文本信息中找到所需信息越来越困难。自然语言文本形式是最普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的时期。近几年,移动智能终端的种类和数量都急剧增加,移动门户,信息交流,即时通讯,影音娱乐,信息共享,个性
从衣领的结构设计出发,阐述了服装中最重要的部位衣领与人体的关系,衣领中翻领与领座的关系,翻折线与领下口线的关系,通过各种优化设计方法改变领翻折线与领下口线的长度,从
期刊
目的:对实验用beagle犬手术造模,分别制作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结扎输入袢胆肠袢式吻合术模型组,在胆道内放置体外引流管,通过对胆汁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种术式术后胆道细菌
<正> 据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部大熊千代子和三重大学农学部岸本良一(1981)报道:日本气象观测船启风丸于1979年7月13—16日、1980年6月26日到7月6日在东海东经126°、北纬31°的
期刊
研究背景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死、残率高,在全身创伤中高居第一位,其原因是大脑生命中枢神经组织严重受损,神经功能障碍所致,要解决神经功能重建就必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