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建四段渐进式系统知识链实验教学新模式

来源 :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人才是竞争的关键,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则成为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本文结合测量技术类课程实验教学和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培养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改革措施全面的指导思想,创建了“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应用、自主提高”四段渐进交互式教学模块、构建了测量技术的系统知识链教学新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经过十年发展和近五年围绕创新教育的集中改革与建设,目前共建成六门测量技术类实验课程,直接课程学习学生人数5000余人,网上学习学生人数7万余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很大的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为出发点,探讨了新形势下,以教学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其中课程建设方面,从教学计划及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改革两方面进行了细致论述,重点介绍了渐进式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材改革方面,立足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首先介绍了该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情况.同时结合该培养计划的修订,探索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思路,从适应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该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
充分挖掘现有教学资源潜力,对现有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相关学科优秀师资为核心,以系列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为主线,以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中外联合工业控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促进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相关内容之间教学资源的相互融合,加强研究型综合创新实验内容建设,研制能够适应网络教学需要的、能够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系列教学课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创建优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及教学计划进行了探讨与总结,着重阐述专业的办学定位、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围绕专业方向的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工程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多样化人才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它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根据本校多批次招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既考虑拓宽专业口径,又保持了我们专业原有的优势与特色.本文介绍了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批次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业务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特点、教学进程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环节.
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制定电气与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说明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定位,阐述了新版教学培养计划的总体框架、学时分配以及学分要求,对原教学培养计划进行了多处修订,从课程类型、课内总学时、基础课与专业课学时比例,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教学培养计划进行修改,使学校的教学培养计划趋向全学分制,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定位于“工程应用型”,围绕工程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介绍了构建“两体系三并递进”教学模式的探索思路与实施过程.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的结合,是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本科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按照“两体系三并递进”的教学模式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重基础、宽口径”的理论教学体系与“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工程素质培养,理
如何培养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成为高校与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的必要性、紧迫性、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结合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本文在简要回顾清华大学电机系76年办学经历的基础上,介绍清华大学电机系针对“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带来的学时压力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当压缩计算机类和外语类课程学时、加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建立横向和纵向课组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在少学时内同时实现打牢基础、开阔眼界、培养创新这3方面要求的问题.以电路原理、电力系统分析和高电压工程这3门国
本文对太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对该专业的二轮教学计划调整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基础选修课比例,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课程训练,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验环节,注重创新及动力能力培养等具体做法.论文还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今后改革发展的思路及社会需求预测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认真落实教育部2007年l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