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徽州本土新安医学研究理论成果之概述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k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安医学的研究,虽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但真正在徽州本土及全国范围明确提出“新安医学”的概念,以及掀起对新安医学研究的热潮,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全国研究中医古籍热潮的影响下,同时伴随着地方文化一徽州文化的研究,而产生的一种学术现象,这也是地方文化研究兴盛后.涉及到医学领域的一种必然反映。对新安医学研究之盛,是国内其它任何一个地区医学研究所无以比拟的。其土要原因是,除新安地域历史上医学发达,地域特征明显,学术理论丰富,临床科目齐全,医家众多,医著宏富外,且历史沿革密切,一脉相承久远,加之新安医学文化的大背景一徽州文化的特殊魅力,使新安医学的研究在国内方兴未艾,极大地推动了新安医学的研究。
其他文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耳朵在人身上不是孤立的,耳廓与机体内脏、五官及体穴等存在经络传感的联系,耳经络是全身经络的连续部分。医学界还发现,耳廓局部包含着整个人体的全部信
万密斋是我国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的儿科专家,三世家传儿科,万氏一生著书颇多,学术价值较高的如《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痘疹心法》等,然其所著《广嗣纪要》、《妇人秘
会议
@@评书和中医药听起来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医药是一门科学,是严谨枯燥的。而评书是曲艺的一个形式,是以轻松、愉快见长的。二者之间存
@@急救医学可算是临床医学的分支,主要针对临床上突发的急性病变及意外伤害等。在中医的临床学术中,急救也可称为救急,或救卒。晋代葛洪有《肘后救卒方》,是我国较早的急救医学专
@@中华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学植根于华夏文明,其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医家,中医外科学“正宗”派的创始人。陈实功幼年多病,因而开始醉心于医学研究,他少年时期师从著名文学家、医学家李沦
@@中医的儿科专著一般首推《颅囟经》。《颅囟经》也叫《师巫颅囟经》,一般认为作者是东汉的卫汛。也有考证认为是唐末宋初人托古史传说中的“师巫”之名而作的,所以《宋史·艺
死亡如同逐渐熄灭的灯rn对于每个活着的人来说,死亡都是件或早或晚必须去面对的事情,但如果谈起那块盘桓于生死之间的灰色地带,想了解无限接近死亡的“濒死体验”到底是一种
期刊
@@在中医药文化的百花园里,用中药药名连缀写成的药名诗词是一枝奇葩。我国的中药品类繁多,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药的命名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古时有不少文人墨客很善于将中药名
@@王好古,字进之,号号海藏,晚年自号海藏老人。赵州人(今河北石家庄市赵县),曾任赵州教授兼管内提举医学。一生著作甚丰,现传世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