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型表达猪抗菌肽PF1和PR39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来源 :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开发绿色环保抗菌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产实践,本研究以猪源抗菌肽PR39和PF1为研究对象,利用益生菌干酪乳杆菌构建了组成型融合表达PF1-PR39的重组乳酸菌系统rLpPG612-PPH-PF1-PR39,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重组抗菌肽获得正确表达.采用动态生长曲线法和琼脂扩散法检测了重组肽抗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李斯特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活性,结果表明重组猪源抗菌肽PF1-PR39对大肠埃希氏菌、巴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菌活性,而抗李斯特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不明显.为检测重组干酪乳杆菌促进动物生长作用,以BALB/c小鼠为对象进行了系统研究:连续灌服重组干酪乳杆菌21天,统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采集免疫BALB/c小鼠肠黏液和血清等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样本中IgG、IgM抗体水平,肠黏液样本中的sIgA抗体水平,以及TGF-β、TNF-α、IFN-γ、 IL-4、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对免疫小鼠攻毒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以评价重组干酪乳杆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其排菌情况.结果表明:灌服重组菌rLpPG612-PPHPF1-PR39的小鼠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灌服重组菌rLpPG612-PPH-PF 1-PR39组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比率与对照组相比,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灌服重组菌rLpPG612-PPH-PF 1-PR39小鼠血清中IgG、IgM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小鼠,其中IgM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肠黏液中sIgA抗体水平虽有升高,但变化不明显;灌服重组菌rLpPG612-PPH-PF 1-PR39小鼠细胞因子TGF-β、TNF-α水平明显提高,细胞因子IFN-γ、IL-4、IL-6水平下降;重组菌rLpPG612-PPH-PF1-PR39对小鼠感染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保护率分别达到83.3%和66.7%.综上,本研究构建的重组菌rLpPG612-PPH-PF1-PR39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能有效促进小鼠的生长性能,并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致病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为重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在研究沙门菌毒力岛SPI-1编码的Ⅲ型分泌系统对婴儿沙门菌毒力致病性的影响的同时,发现婴儿沙门菌SPI-1缺失转变萘啶酮酸的耐药性,由耐药改变为敏感.利用λ-Red重组系统,PCR扩增含毒力岛SPI-1上下游同源臂和氯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将其电转化进含有pKD46质粒并被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重组酶的感受态婴儿沙门菌中.氯霉素筛选和PCR鉴定缺失株后,分析其生长特性、生化特性和耐药性.结果PC
为研究sipA基因对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肠炎沙门菌C50336的sipA基因缺失株,同时将sipA基因克隆至pBR322质粒,将回补质粒电转化至缺失株,成功构建了回补株。比较肠炎沙门菌野生株、缺失株以及回补株的生长特性、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以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单病原菌引起的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造成危害性最大的传染性疾病,研制和开发预防结核病的新型疫苗对于有效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重要保护性原FbpB和ESAT-6定点整合到减毒李斯特菌菌株LM△actA/plcB的基因组中,获得分泌表达融合蛋白FbpB-ESAT-6的重组菌LM∷ fbpB-esat-6.
细菌生物被膜是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免疫逃逸和造成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弄清楚抗菌肽HJH-1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采用聚苯乙烯微量测定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评价HJH-1对APP生物被膜的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HJH-1在100ug/mL时可以显著抑制APP的生长(p<0.05),并可以显著降低APP生物被膜的形成,且在48h内均可显著降低APP生物被膜的形成,扫描电子显微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APP)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疾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原菌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间交叉保护性不强,且常伴随其它病原菌混合感染,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针对预防该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单位疫苗上,主要体现在对该病原菌外毒素、外膜蛋白、脂多糖、菌毛等亚结构的
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经严重威胁到抗生素资源及公共卫生安全。噬菌体裂解酶制剂被普遍认为是解决细菌多重耐药性的有效制剂。已经有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发疾病的裂解酶制剂,却没有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裂解酶制剂。这是因为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阻碍裂解酶与周质空间的肽聚糖相互作用而不能发挥裂解酶的杀菌作用。本研究将ColicinA的转运片段和识别片段与大肠杆菌噬菌体裂解酶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融合蛋白(Colicin
会议
噬菌体裂解酶是当前应对耐药性细菌的最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之一,但是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存在外膜结构,使得革兰氏阴性菌的噬菌体裂解酶不能直接接触肽聚糖层从而严重制约了裂解酶的研究和应用.改造革兰氏阴性菌噬菌体裂解酶,使其具有直接从菌体外裂解细菌的能力,是研究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的重要策略.有文献报道针对一些本身裂解活性差或没有菌体外裂解活性的裂解酶,可对其结合结构域进行适当的改造,从而使得裂解酶能够由
会议
本研究将菌群多样性测序与经典微生物学研究方法相结合,解析PCV2感染对仔猪空肠菌群的影响。将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头。感染组通过口服和肌注感染PCV2,分别在感染后3、7、14、21d采血。在感染后21d宰杀仔猪,分别无菌采集空肠肠段及内容物,进行病理切片的制作、菌群测序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病毒血症检测证明PCV2感染仔猪成功,感染后21d病毒血症达到较高水平;病理切片观察显
大肠埃希氏菌(又名大肠杆菌)常见于自然环境中,也是动物消化道的常住菌,属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有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有些不具有致病性,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大肠杆菌iss基因(increased serum resistance gene)的存在与否是判定大肠杆菌致病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大肠杆菌iss基因与其致病力的关系对科学防治本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套式PC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APEC)感染引起的多种临床病型总称,主要表现有胚胎和幼雏的死亡、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输卵管炎、肠炎、腹膜炎和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等.由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众多,抗原结构复杂,给防治本病带来了困难.因此,探寻致病性大肠杆菌免疫保护谱广的抗原物质,进行肠道黏膜免疫,对特异性防治该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获得理想的传递抗原物质的载体菌,本研究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