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来源 :第四届无锡市中小学积极德育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观摩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班歌风波,体会到了积极德育的力量,它让每一个十班人都成长了,抱得更紧了。最终,十班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校班歌比赛“第一名”。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教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来看学生,从心理上尊重学生,不给学生乱扣帽子,在班集体建设中,积极地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优良品德和积极力量,从而发展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为目的的德育过程.回顾后小养正百年,早在建校初期,第一任校长钱穆先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其实就蕴含积极理念的萌芽.所以,为了更好地能实现“以人为本,德性体验”
积极德育是一种以肯定人的美德、激发人的潜能为手段的德育创新理念和实践策略.与传统的德育模式相比,积极德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推进积极德育存在诸多难点,本文针对这些难点,探讨了同理心对于推进积极德育的意义,提出了同理心在积极德育中的应用原则,并结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德育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为积极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班级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的班主任,必须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学校地处吴文化发源地,学校以“养正”为校训,“养浩然正气,育品正学生”.所以以“养正”文化引领班集体建设,创建特色班集体.
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重要的他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充满爱心,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可近、可亲、可敬.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劳动产生良好效应的前提,教师只有去接近学生,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深刻地认识学生,也只有去接近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才会敞开心扉的向你走来,把教师当成知心人.伴着新课改的号角,积极参与了核心素养下德育的探索,越钻研越发现人文基础的重要。尤其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劳动产
如果把学生比作风筝的话,总是紧紧地拽着手中的线,不知道如何张弛。于是他们总是飞不高。如果把学生比作花朵,总是竭力地营造一个温室,不让花朵经历风吹雨打。于是,学生们嫩得不能碰触。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当然放手不代表放纵。奋斗者的生活就像经过凸透镜的一束平行光,尽管途中有着曲折,但最终会有一个闪亮的焦点。愿同学们都做勇敢的奋斗者,因为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你。
2016年10月25日下午,上海育才初级中学的一名13岁学生李子壬,由于漏做作业,老师约谈了其家长,家长接到该名学生,让其自己骑自行车回家,之后与家人失去联系,失联64小时后在杭州西湖附近被找到,平安回家.这一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引发了“谁该为李子壬离家出走负责大讨论.我校德育工作线上的领导和老师们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有所思、有所述、有被批、也有所悟,行文记录宝贵争论之精髓.
一次积极德育可以改变孩子的某些不好的行为,但是只有多次地、坚持不懈地运用才能从根本上助他成长。海涅的一句话:“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老师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校是一所纯女子完全中学,很多女生从步入我校初一年级开始,将在这里读书、生活六年时间,直至顺利地进入象牙塔学习.作为女中初一的班主任,深感做好每一名学生中学阶段学习生活的引路人,让学生爱上初一(6)班,爱上女中,爱上中学生活.
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班级管理权力的下放,对班级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班主任,班级工作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有时要变着花样出牌,让学生摸不着出牌的规律,效果才好。但前提是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