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考

来源 :2006年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1cy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豹各类人才。由于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决定着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人脑的思维区域不同,人的脑区得到的训练和发展结果就会不同。作为理工科专业课任课教师如何根据现有授课资料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授课思路、授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和训练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观念的建立、创新式教学方法的保证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的提供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分别阐述。文章的重点在教师创新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上。笔者根据理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的共同规律,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方法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来分别讨论创新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从而得出结论:理工科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学内容各不相同,但只要采用教学方法合适,借助传授知识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对学习与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结合工程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应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与创新能力具有很积极的指
会议
本文主要阐述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综合素质的现实意义。要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在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经济管理素质、社会人文
会议
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2003年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学科部由教育部批准设置了新的本科专业“水务工程专业”.
会议
总结了西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形成的以设计能力为主体,技术素质和人文修养并重,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对有地区和学校特色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
测量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3S"技术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代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应跟上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步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3S”技术教育,加强师资培养
2005年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百花簇拥。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领衔发明的“高性能碳/碳航空制
本文从工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背景阐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提出学校教学改革目的应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观点。围绕建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改革内
国家奖学金、浙江省优秀毕业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陈民镇的优秀或许可以用一连串的荣誉说明。潜心学术,弘毅致远,学会沉淀,方能清澈,他在学术研究中硕果累累
高校新生作为校园里的特殊群体,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强烈。本文抓住新生在入学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其不良的学习心态,进行了深入剖析。着重针对新生专业学习的心理动态进行了专业课
会议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阶段工作重心及本身的素质要求,指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准确定位,把握工作重心,注重学习,提高素质,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