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非平衡对钝体绕流激波脱体距离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飞行器头部激波层内往往发生复杂的热化学非平衡变化,一方面改变激波层的厚度(由激波脱体距离来表征),另一方面影响飞行器的气动性能.这种热化学非平衡变化与激波脱体距离密切相关,准确建立两者间的关系需要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需经实验验证)相结合.为了配合前期的高超声速驻点线模型的理论分析工作,本文采用CFD模拟,计算了多种情形马赫数从2到30范围的球体和柱体绕流情况,包括有/无黏性、化学冻结/非平衡、以及振动温度有/无激发等情形,旨在较系统地分析化学非平衡对激波脱体距离的影响及其规律.
其他文献
高超声速全尺度模型气动力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激波风洞的脉冲特性,传统测力方式难以适用,测力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杆式多点支撑测力技术,并对该技术
本文采用实验室设计的具有独特特殊结构的非转移式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探讨通过气动作用使电弧弧柱膨胀分散后以较低电流密度状态到达及贴附阳极表面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
基于分段前缘线乘波体设计方式,本文提出一种单进气口全乘波背部进气布局概念构型.该布局下表面可设计为完整的乘波体,截取乘波体前段翻转置于飞行器背部作为前体,机身以样条
高压捕获翼构型是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大容积、高升力和高升阻比的设计需求而提出,是一种新型的气动布局概念.大量的数值算例己经说明了高压捕获翼的有效性,为进一步验证高压
随航天发展到新阶段,对于新型卫星推进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其中推力在牛顿以下的微小推力器是研究重点.推力、脉冲冲量的大小是推力器的最重要指标,为此需要研究微小推力测试
高压捕获翼是一种合理利用机体和上置翼(捕获翼)间的耦合关系来提高飞行器升力,进而大幅提高升阻比的高速飞行器新概念构型.目前己应用二维楔形流理论进行了理论分析,用CFD进
本文使用H2O2/石蜡基燃料作为固液混合发动机推进剂,通过地面点火测试系统,对包括固体推进剂成分和主燃烧室尺寸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对固体推进剂燃
本文基于乙烯简化机理和FGM方法的部分预混燃烧火焰面模型,通过大涡模拟方法对乙烯在超声速燃烧室内的横向射流点火和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高速摄影获得的C
  This paper proposes a boundary layer based optimiz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waverid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rong viscous
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带有燃烧及不带有燃烧的超声速圆湍射流进行数值研究,基于射流出口直径和射流速度的雷诺数为22000,射流马赫数为1,2,计算化学反应时采用LI的9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