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椎前外侧入路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m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尸体标本的解剖学测量,为前外侧入路手术内固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6例成人尸体标本(男性8例,女性8例),分别测量下述指标(1)腰骶椎前外侧操作空间的初始面积S1以及结扎节段血管并牵拉前方大血管后的前外侧操作空间面积S2;(2)测量左侧髂总静脉与腰骶椎体的位置关系(V1、V2、V3) (3)测量髂骨翼阻挡骶1椎体的面积BAA及阻挡率BRA.结果:(1)腰骶椎前外侧操作空间面积为男性31.70±5.12 cm2,女性30.44±3.91 cm2,结扎节段血管并牵拉前方大血管后面积为男性41.42±3.85 cm2,女性40.65±4.42 cm2,初始状态和结扎节段血管并牵拉前方大血管后面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2)左侧髂总静脉与腰5椎体上缘后侧的距离V1男性42.62±5.14 mm,女性42.98±6.98 mm,与腰5椎体下缘后侧的距离V2男性40.51±6.54 mm,女性41.33±5.62 mm,与骶1椎体上缘后侧的距离V3男性31.75±4.65 mm,女性29.46±4.08 mm,男女性无显著性差异 (P>0.05).(3)髂骨翼阻挡骶1 (S1) 椎体的面积BAA男性171.62±41.74 mm2,女性122.91±29.65 mm2,阻挡率BRA男性52.14±6.02%,女性 39.83±5.20%,男女性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1)腰骶椎前外侧操作空间呈一狭长的直角梯形,其有效操作空间面积为33.35±1.3cm2,选择内固定器械时应结合此面积范围及特点考虑;(2)左侧髂总静脉与腰5椎体上缘后侧的距离为43.30±5.53 mm2,与腰5椎体下缘后侧的距离为40.92±7.91 mm2,与骶1椎体上缘后侧的距离为30.61±6.27 mm2,为减少损伤左髂总静脉风险,在显露腰骶椎体时应注意不要超过此范围.(3)在前外侧入路中,侧卧位时髂骨翼对骶1椎体的阻挡率波动于38-62%之间,男性髂骨翼对椎体的阻挡多于女性;术前测量阻挡率,并结合拟采用的内固定计算椎体被阻挡后剩余面积是否足够安置内固定器械,能预评估是否可行前外侧入路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miRNA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表达特征及差异,观察miRN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四种人骨肉瘤细胞系和成骨细胞系(hFOB)的总RNA,应用miRNA表达谱芯片扫描筛查分析,建立骨肉瘤细胞系的miRNA表达谱。
[目的]通过实践加深对小儿急性骨髓炎患者护理的认识。[方法]本组30例中,男15例,女l5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l4岁。累计骨骼37块,以股骨和髂骨最为多见,股骨受累l5例,髂骨受累l0例,其中病理性骨折2例,合并化脓性膝关节炎5例。临床治疗分为保守治疗、骨膜下脓肿开放引流、病骨钻孔后闭式引流3种,同时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及牵引式石膏托制动。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在对护理小儿患者时,针对其
目的:探讨静脉及局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及应用时机的研究.方法:2012年9月-2014年7月,纳入入选标准的9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5例.A组:空白对照,单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B组:单次术前使用,止血带充气前30min按20mg/h静脉滴注;C组:单次术中使用,放松止血带前10min按20mg/h静脉滴注;
目的:描述纤维环-终板连接区的微结构,阐述其力学性能的结构机制方法:选取5具(男4例,女1例,死亡年龄22-57岁,平均44.3岁)新鲜尸体的25个腰椎运动节段(L1-L2,L2-L3,L3-L4,L4-L5,L5-S1),每个运动节段分别取上下纤维环-终板连接处前方、侧方及后方组织,组织经过固定、脱钙和包蜡后切成4μm切片分别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三色染色法染色,于光镜下观察纤维环-终板连
目的 探讨HELQ在人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及DNA损伤修复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HELQ的慢病毒载体(Lv-shHELQ、Lv-HELQ)和阴性对照载体,分别转染人骨肉瘤细胞系143B和U2-OS细胞,阴性慢病毒转染细胞为阴性对照.转染48h后,分别运用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CCK8实验和彗星实验检测人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能力以及细胞中DNA损伤水平.Western Blo
[目的]利用PHBHHx/脱细胞软骨支架修复兔软骨缺损.[方法]分别制备PHBHHx支架,脱细胞软骨支架,和PHBHHx/脱细胞软骨支架,在体外细胞培养条件下进行软骨细胞生物相容性实验.在体内软骨修复实验中,取正常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制备兔软骨损伤模型并植入支架,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PHBHHx支架组、脱细胞软骨支架组,和PHBHHx/脱细胞软骨支架组.术后第12周处死实验动物,大体观察软骨损
目的、探讨抗菌骨水泥填充联合抗菌植骨材料+自体骨植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 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一期给予彻底清创,清除死腔死骨及硬化骨后植入抗菌骨水泥串珠,2~3 个月后根据病灶局部X 线象,取出骨水泥串珠,植入抗菌植骨材料+髂骨取骨,自体骨植入;结果、本10 例患者全部治愈,9 例切口处I 期愈合,1 例患者切口处渗液,经切口处置引流条,换药2 月后愈合,随访期内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无
[目的]观察前路单节段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Denis B型爆裂骨折的影像学变化.[方法]2011年6月至2016年06月回顾分析采用减压融合、单节段固定治疗22例胸腰椎Denis B型骨折患者,其中T112例,T127例,L110例,L23例,男12例,女10例,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12例,其他2例.负荷分配分类法评分平均6.3分,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11例,D级8例.
目的 对椎弓根螺钉伤椎固定与传统跨伤椎固定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Medline, Embase 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全面收集椎弓根螺钉经伤椎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照试验。
目的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本科室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8.3±5.3)岁;随机分为两组对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应护理,及时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手术方法、目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等一般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