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95%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2013年第七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操块根,其中河南产量大、质量佳,为传统的道地药材.由于生地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实验室的前期研究中,对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部位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生地黄95%乙醇提取物和药渣水提去多糖部位为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粗多糖成分为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有效成分.为明确生地黄发挥免疫抑制活性的物质基础,特对其95%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取生地黄20kg,10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提取液减压浓缩,离心过滤,上Diaion HP-20柱,依次用水、甲醇洗脱,得到水部位(即多糖部位)和甲醇部位(即去多糖部位).甲醇部位旋干,用10%甲醇溶解,再上Diaion HP-20柱,依次用10%、30%、50%、70%、100%甲醇洗脱,得到各部位.其中各部位通过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ODS、硅胶等柱色谱技术,并结合制备液相、HPLC及重结晶方法,得到化合物1~8,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生地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即:3-甲氧基-4羟基桂皮醛(1),4-(2-formyl-5-hydroxymethyl-1H-pyrrol-1-yl) butanoie acid (2),6-O-isofemloyl ajugol (3),8-epiloganin(4),rhamnopyranosyl vanilloyl(5),syringicaeid-4-O-α-L-rhamnopyranosyl(6),guaicylglycerol(7),1-methyl-l,2,3,4-tetrahydro-β-carboxylic acid (8).结论:化合物1、2首次从地黄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作为冠状病毒(CoV)的新成员,HCoV-EMC具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与已知的CoV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就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关于EMC在体内如何作用,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并且当务之急,目前尚没有针对EMC的特异性治疗措施及疫苗。已有研究证明EMC与其他大多病毒不同,其EMC体外细胞培养与宿主体内感染的敏感性范围一致,这对EMC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病毒药
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心肌梗死等相关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意义作了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展望,以期从分子生物学微观层次,从人类疾病的源头,去寻找病因,病机,从根源处防患,寻找到更快速,简单,无创的治疗方法,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减轻病人痛苦,从而提高其生存,生活质量。
设计性实验是指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最终得出结论的实验.河南中医学院自2009年以来,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除保留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中具有代表性的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外,增加了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其目的是通过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丧失是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病最早期的改变之一.随着对周细胞生理、生化的研究进展,研究者们发现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过对周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从而为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丧失是由细胞凋亡所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的增加使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导致
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而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河南中医学院实际出发,对生物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进行总结,以探索经验,促进双语教学进一步开展.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及死亡率极高的皮肤肿瘤.寻求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共同需要攻克的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进展.相比较而言,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要好于单纯的西药或者中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对生物体在蛋白质水平上定量、动态、整体性的研究.脑缺血发生率、致残率高,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脑缺血蛋白质标记物的识别和鉴定、对干预性治疗的反应表达等都能得到深入的阐述.本文主要围绕脑缺血,综述其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研究进展.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态势来看,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能从蛋白质水平探讨脑缺血发生、发展的生理、病理机制,为发现新的药
文章从分别从中西医角度介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为提高临床水平提供线索。中医认为,AA的病机为肾精亏耗不能化气生血而导致气血两虚,肾虚是AA发病的基础,气血不足是其主要临床证候,血瘀、痰浊、邪毒既是病理产物,又是髓枯难复的致病因素,治疗以补肾健脾、益髓生血、抑肝泻火、活血化瘀、利湿化浊、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为主。药理作用表明,补肾药物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系统,可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目的:观察单纯心肌缺血导致血浆脂质代谢紊乱的病理机制以及活血化瘀复方丹七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与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寻找活血化瘀药物可能的作用环节.方法;采用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并给与对证活血化瘀药物复方丹七片.采用超声心动测定心功能与心肌缺血的程度;ELISA法测定RAAS系统和脂质代谢紊乱相关分子血管紧张素
目的:探讨穗花杉双黄酮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穗花杉双黄酮各剂量组细胞葡萄糖消耗情况,并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上PI3K蛋白的表达及糖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观察穗花杉双黄酮对胰岛素抵抗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