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建设

来源 :第六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角度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建设,旨在说明项目课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非完全对立,而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处在不断对话中,两者间的互动可以促进课程建设.
其他文献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疑惑和困难都与"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核心法律概念的理解有关.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个应用的法律概念,其外延与内涵小于诸如"教育服务贸易"和"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中外合作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教学文化存在着冲突,主要包括:教学
会议
重视和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普遍关注.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视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国
会议
本文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联合举办的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详细说明了构建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构架.分析了构成监
自2004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以来,中外合作办学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命脉,教学管理工作对保证
2011年以来长春大学发挥俄语学科在科研及教学上的优势先后与俄罗斯两所重点高校开展了三个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合作.几年来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管理、师资选
会议
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专业是以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如何提升项目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制约其成功的关键.
不具有法人资格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如何实现从复制到吸收、融合的转变是不具有法人资格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其教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高校教育办学模式悄然改变,全球教育资源共享与人才流动的加速,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中国高校新型办学模式.为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教育
会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核心.本文以中美合作项目体育管理专业为例,通过优化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