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华德教授头皮针疗法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

来源 :浙江省针灸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本文通过介绍陈华德教授头皮针疗法的取穴、操作方法及临床典型病例治疗等经验,认为头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方法简单方便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针至病所"针法自古有之,《内经》时代至鼎盛,《内经》以降这一核心理论一直处于缺如状态.针至病所理论的明确提出是建立在辩病、辩证、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从病因学上侧重于治疗临床血、痰、液、湿结聚于皮、脉、络、筋、肉、节、骨疾病,从治疗学上提出"针到则气到"直达病所的理论,以针尖直刺病所、靠近病所或朝向病所来行调气血.此理论为毫针集针刺治疗经筋疾病提供了核心理论依据,临床行之疗效显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在面神经管茎突孔内受压,引起周围性面肌瘫痪.病情一般在1周内达到高峰,75%~90%的患者经一般治疗可以恢复,但仍有10%~25%的患者遗留下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其病因是由于局部缺血或炎症而引起神经组织的水肿,使面神经在茎突孔和神经管内受到压迫,造成面神经的损害,病理变化主要为髓鞘和轴突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中医学将面瘫称为"口眼歪斜",认为多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PPDO线雕用于治疗面部老化下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病例76例,本组76例,女性,73例,男性3例,年龄32~67岁,平均43.5岁.均采用小针刀做皮肤开口,然后植入专用的PPDO线材,面部提升病例一般选耳尖上方颞浅筋膜处为锚点,中下面部下垂部位为提升点,每侧植入4-8根悬吊线.术后处理:皮肤开口涂金霉素眼膏,贴创可贴保护,戴弹力面罩3d.结果:术后3d,优良率98.8
甲状腺结节,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现代医学治疗多以甲状腺素抑制或手术切除多见.临床常将其归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因情绪诱发,致脏腑功能失常,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经气失调,气血瘀滞,与痰气结于颈部遂成,患病人群以女性居多.该病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疾患,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与碘缺乏密切相关.在中医文献记载中,瘿病分为气瘿、肉瘿、血瘿、石瘿等,气瘿相当于地方性甲状腺肿,肉瘿相
目的:评价不同参数组合电针的抗炎镇痛效应,筛选出电针治疗炎性痛的最佳参数组合.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2Hz组、100Hz组和2/100Hz组.于SD大鼠右后足跖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大鼠炎性痛模型.用电针干预大鼠患侧"足三里"和"昆仑"穴,于造模前,造模后24h,治疗第1、3、5、7、10
足临泣(GB41)在足背外侧,当足第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的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笔者临床中运用该穴取得了较好疗效。
过敏性鼻炎、老慢支等疾病具有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特点,属“冬病”一类。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这类“冬病”正是由于素体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阳气潜藏,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寒邪,造成这些慢性疾病的反复发作或加重。而冬病冬治之“三九”贴敷,正是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特定穴位进行敷贴,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经络益阳,驱散内伏寒邪。三九贴是夏季三伏贴
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血管病变,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主要临床表现为阴囊坠胀不适、局部放射痛等,严重者可在病变局部触及甚至看到静脉血管团,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1],该病也被认为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之一,而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2].刘喆教授运用普通针刺配穴及手法刺激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目的:观察缪刺电针和患侧电针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型(K+-Cl-co-transporter,KCC2)表达的影响.方法: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值,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脊髓背角KCC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假模组比较,CCI术后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MWT和TWL值
目的:探讨三伏贴膏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T)经皮给药后在皮肤的滞留量.方法:5只SPF级健康Wistar大鼠予以三伏贴膏于督脉大椎穴贴敷,穴位贴敷2小时后去除药物,剪取给药面积皮肤,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量穴位处皮肤中ST的含量.结果:穴位贴敷2小时后,ST在皮肤内有明显的累积量.结论:皮肤对ST具有储存功能,这为三伏贴临床给药时间为2小时,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