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策略

来源 :浙江省针灸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在面神经管茎突孔内受压,引起周围性面肌瘫痪.病情一般在1周内达到高峰,75%~90%的患者经一般治疗可以恢复,但仍有10%~25%的患者遗留下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其病因是由于局部缺血或炎症而引起神经组织的水肿,使面神经在茎突孔和神经管内受到压迫,造成面神经的损害,病理变化主要为髓鞘和轴突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中医学将面瘫称为"口眼歪斜",认为多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尤其是当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的功能失调,导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目前面瘫的治疗方法多以针刺为主,配合电针、艾灸、拔罐、推拿等方法,总体效果满意,但也有一部分患者面神经受损严重,治疗不当,会遗留如面部痉挛、口眼歪斜、联动征、流泪等后遗症.为了进一步提高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也基于目前对于面神经损伤的最新研究,提出新的针灸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平均(36.7±12.8)h,有效率在89%,对照组为(54.3±15.7)h,有效率在76%,结论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预防脑卒中患者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临床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治疗10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浮针疗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水肿,且浮针疗法优于常规针刺法,但缺乏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扩展研究.
目的:观察温通解暑祛湿法治疗暑湿夹寒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暑湿夹寒型颈椎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解暑祛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及症候各项积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及症候各项积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和功能及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
目的:通过检测血压、内皮损伤标志物一氧化氮(N0)、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对照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单纯洛汀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埋线疗程约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内皮损伤标志物:ET-1、NO、hsCRP水平.另外收集60例健康者检测ET-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改变,并对其改变做分析.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患者70例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和针刺组两组,每组各35例,分别予埋线和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运用睡眠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观察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改变T淋巴细胞的计数,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脑卒中后淡漠是一种卒中后情感障碍,表现为目的行为减少,伴发于目的行为的情绪减少,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和家庭压力.孙思邈十三鬼穴是治疗情志病的重要穴位组合,在卒中后淡漠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该十三鬼穴,对增强目的行为和主动活动具有良好的疗效,促使患者积极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目的:针刺防治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围绝经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各42例.治疗半年,并随访1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空白对照组在治疗后、随访时,骨密度BMD、雌二醇显著降低,而骨碱性磷酸酶(ABAP)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在治疗后、随访时,骨密度BMD、雌二醇及骨
目的:总结方剑乔教授治疗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整理以往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方教授治疗面瘫恢复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果:方师认为对于面瘫恢复期的治疗应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宜针灸攻其外,汤药治其内,再灵活配用其他疗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方教授治疗面瘫恢复期的经验独到,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
《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被认为是杨氏结合父辈及自身临证经验所作,是杨氏针灸的经验总结。但经黄龙祥考证此篇全文录自明以前的一部针方专书《针灸集成》此书未曾刊刻,现只见有一种传本的残抄本。《针灸集成》可能出自宋元时期佚名氏,因其成书风格与宋代针灸试卷颇为相似,而明初楼英《医学纲目》大量辑录该书针方内容,且引录该书针方标作“集成”,而明以前以“集成”题名的针灸书只有《针灸集成》一书。此书虽非杨继洲所
"针至病所"针法自古有之,《内经》时代至鼎盛,《内经》以降这一核心理论一直处于缺如状态.针至病所理论的明确提出是建立在辩病、辩证、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从病因学上侧重于治疗临床血、痰、液、湿结聚于皮、脉、络、筋、肉、节、骨疾病,从治疗学上提出"针到则气到"直达病所的理论,以针尖直刺病所、靠近病所或朝向病所来行调气血.此理论为毫针集针刺治疗经筋疾病提供了核心理论依据,临床行之疗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