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发展动力研究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带动新城(区)发展的动力源的类型与作用特点。同时,以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为例,分析动力源的作用基础,根据各类动力源对研究区的适用性,将动力源划分为先天适用、改善适用、受限适用和择机适用四类,并对各类适用的动力源提出应用建议,以期为类似区域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互相不适应的问题,影响着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同时,不少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快速干道系统已经进入大规模的快速建设阶段,许多城市也即将步入该阶段,利用快速交通的发展来疏解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并促进其空间结构优化是一个重要契机。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总结,提出其存在的以圈层式空间外延方式为主、中心城区密度过高等诸多问题。然后对城市
人类面对来自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和挑战,无法回避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悖论。文章从城市空间架构的文化维度来审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阐释了城市空间文化的绵延性、空间展开的多样性及其超时空性。
近些年来在以“理性”为其专业重要特征的城市规划领域中,女性从业人员以及在读女生人数的变化有了一些新的趋势。本文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10 年间(1997-2006)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入学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的数据调查研究为例,探讨在新的时期内城市规划专业中专业女性人数比例变化的趋势,并对该趋势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在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研究。
宜居城市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生活方式,因而也集中体现了人类文化和物质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的发展建设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城市化进程、文化水平、生活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影响因素解析入手,以杭州为例,结合市民的主观感受调查与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补,更好地指导宜居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增长,但城市的快速增长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进而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将生活质量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则能缓和或降低城市扩张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城市规划中应增加城市生活质量的主题内容。本文从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出发,通过分析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把生活质量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现实意义两方面为理论依
本文围绕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建设问题,通过分析市场在城乡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认为房地产开发行为是房屋商品的生产行为,禁止性规定将成为法规体系建设的核心,提出公共空间品质的管治和维护将成为政策性规划和管理的重点,规划行政应淡出出让用地的具体空间分配领域,专业规范与行业标准将成为主导出让用地空间利用质量的主体等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城乡规划依据框架适应性建设的建议,希望通过完善规划法规、规划编
本文首先对深圳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管理办法的编制背景进行分析,指出政府操作部门对计划不够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在政府计划体系中定位不清楚、运行机制缺乏制度保障是促成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管理办法的主要因素,提出年度实施计划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程序、界定部门在计划编制与实施方面的分工与职能、强化和树立年度实施计划在统筹种类建设项目用地方面的权威地位和理顺
城市-区域的空间生长形态是由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要素对空间形态的演变发挥着推动或阻碍等不同的作用,即引导性要素和限制性要素。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不同发展时期各种引导性要素和限制性要素的空间作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寻找出不同类型、级别和阶段的各种要素的作用规律,从而建立起一个能够预测城市-区域在“引导-控制”双重空间要素作用下的空间生长趋势,并对未来空间形态进行模
针对当前沸沸扬扬的社会转型,规划从业人员应该认识到社会转型的真正含义是带动规划理念的回归,回归到保障民生的发展,回归到尊重城市的规律,回归到彰显城市的个性,本文从反思目前林林总总的城市规划编制入手,正视中国多部门编制规划并实施管理的现实,提出必须依照本地城市管理的能力,寻找与其适应的规划管理柜架和规划技术手段;同时要改变规划动撤:“重新编制”的陋习,提倡“滚动编制”,尊重城市自发的生长规律,为适应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同时也是国内许多地区的发展瓶颈。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广东实例的研究,提出现阶段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应采取“中间突破”的模式,即通过“发展制造业集群、培育中等规模都市区、壮大中产阶层”,构建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区域新格局;同时,为保障“中间突破”战略的实施,文章针对推进产业与人口转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相关制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