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中的汉语修辞观

来源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修辞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辞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必然地,修辞观、修辞学理念中便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在儒家文化影响和制约下,中国的修辞学研究和修辞学观点,浸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情结和民族价值观念。儒家的“中庸”思想、“温柔敦厚”审美观念和“明道”“济世”的功利意识,无不深刻影响着中国修辞学的理念。分析和探究中国修辞观中的儒家文化.探讨汉语修辞观中的儒家文化表现,对当代中国修辞学研究和新的修辞理念的塑造,构建和谐语言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文化自信的口号被提出,民族意识和文化凝聚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学热”也随之而来,“国学热”也随之而来,中国全社会掀起一股复兴国学的热潮,但其中存在着不分良莠,泥沙俱下的问题.国学以儒学为主流,而礼又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礼顺应人性而产生发展、因政治化和僵化衰落的过程可以看出当下“国学热”的问题,并为当下“国学热”中内容的筛选,传承方式的选择以及如何进行创新提供重要的参考.
朱墉,名墉,字鹿冈,讳堪城.生于崇祯元年(1628年),卒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朱墉系金陵(上元)青溪人人氏.自幼从其父朱应昌举家搬至金陵.朱墉终其一生都以金陵为中心,在金陵及其附近活动.其人生平可分幼学文武、两次应举、出游结友与归乡授徒四个阶段.研究朱墉的一生对其注解《尉缭子汇解》的目的与动机以及他的军事思想有重要价值.
格非说:没有现代传媒,就没有现代文学的繁荣.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现代文学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而作为特殊创作群体的大学生,在面临新媒体语境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困境.本文希望借助新媒体语境的视角,积极分析和把握发大学生创作群体所涌现出来的新变化,例如新形象、新语言(表情语言)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迅速疾驶捷急快”“迟徐缓慢”这些词及其组合的词语形成汉语表达快慢概念的反义词语类聚.先秦“迅速疾”与“迟徐”为表达快慢反义类聚中的主导词,至汉代“疾”与“迟”成为通语.“快”与“慢”本义都属于心理概念域,由心理和行为状态隐喻隐射到速度域,宋代后渐成为快慢概念反义聚合中的主导常用词.表达速度概念的反义词语类聚的古今演变动因既有文白的兴替,又有雅俗的交融,从中也可略窥汉语由古至今文白此消彼长与雅俗相
随着“文化遗产日”的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宁夏口头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是在对宁夏民间文学进行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来重点介绍、分析其中民间文学的运用形式、特征及传承等问题.本论文分别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宁夏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丰富我国文化存在的多样性,是民间文学走向大众文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对
网络的普及给图片版权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我国图片版权保护并未如文学作品版权保护一样受到应有的重视,侵权行为频发.图片侵权不仅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了图片市场秩序,不利于图片行业的整体发展.版权意识薄弱、图片市场管理疏松和维权困难是导致图片侵权行为的原因.提高公民版权意识、深化图片版权的法律保护层次、加速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版权保护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版权代理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以及构建方便合
宋代以降,社会文化和官绅家族的家庭教育,在科举这一背景下,妇女无论在文化知识,还是思想修养,都有极大的进步,成为家族兴旺的有力支持和家庭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继之而起的明代知识妇女,女性意识觉醒程度远远超越了宋代.她们冲破女教教条,渴望以著作名垂青史,其责任意识突出地体现在:双管齐下,箴彤并陈.咏史时,闺词雄音,豪气郁勃;寄外诗,相扶持家,彤管箴言;教子之际,抚子育女,不忘报国济民.在创作上
在当下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来词或外来成分参与到当代汉语新词构造的过程中来,业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接触变异现象.为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外源性类词缀建构词语模)和宏观(语言社会互动共变)两个视角,分析外源性类词缀在汉外语言接触、衍生变异及社会认知的综合作用下,如何通过译借、抽取、嫁接、融合、仿拟、类推等方式,历经语素化、词汇化、语法化和去范畴化的具体演化路径,从而实现外源性成分
“不”字近代读入声“分勿切”或“逋骨切”,但从历史上看,唐代以前,“不”只有平声“甫鸠切”、上声“甫九切”和去声“甫救切”三个读音,入声读法始见于北宋初期,可以从字书、韵书的记载和诗词押韵两个方面得到印证.
宿州詈词丰富,是当地骂詈文化的表征和载体.宿州方言中的詈词从致詈方式与民俗文化关系的角度包括禁忌类、歧视类、诅咒与赌誓类以及违背伦理道德类四种,其主要意象涉及性、动物、人体、道德、属性、动作等.詈词虽然粗俗,但使用频率很高,在言语交际中具有骂詈功能、戏虐功能、提示功能和修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