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Y对Mg-Gd合金铸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十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fresh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氩气气氛下利用真空电阻熔炼炉熔炼Mg-8Gd和Mg-8Gd-5Y两种合金,研究了Y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8Gd合金的铸态组织由α-Mg基体和分布在晶界周围的颗粒状化合物Mg5Gd组成;加入5%Y后的组织中Mg5(Gd,Y)相的体积分数增大且呈现岛状,并有针状的Mg24(Y,Gd)5相形成,晶粒得到细化;添加5%Y后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7%和12%;且Y的添加改善了合金的韧性.
其他文献
针对生产中17-4PH不锈钢零件性能不合格,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测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及原材料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件性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要求中强度与硬度匹配区很窄,力学性能对时效温度很敏感求.原材料化学成分的波动造成性能不合格.匹配强度o b≥1000MPa的硬度为32~37HRC.
本文从大型锻件热处理的特点、工艺形式和设备状况分析,以及在大型锻件热处理中的清洁与节能实践,论述了在热处理设备加热系统改造与设备结构创新、改进锻件淬火方式或介质替代油淬、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热处理工艺和研究大型锻件工序关系的影响来解决热处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实现清洁热处理和热处理的节能.实践证明通过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改变大型锻件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
本文综述了钛及钛合金基体上自组装Ti02纳米管的研究进展.对纳米管形成的机理以及表面改性(纳米管表面的元素掺杂)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介绍了TiO2纳米管在生物涂层的修饰、载药系统、磁性颗粒修饰、电催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浅析热处理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热处理智能控制技术在热处理产业中的发展预期,介绍若干项热处理智能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并对这类技术的推进做了些许预想.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10Ni3MncuAl固溶后炉冷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透射电镜分析发现该钢时效阶段,大量纳米级的析出相分布于位错处.采用Johnson-Mehl-Avrami方程描述该钢的时效动力学时,发现其在450℃和480℃出现初始预沉淀现象,而在时效温度为510℃和540℃没有出现.时效硬化指数n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进而通过Arrhenius方程获得时效过程表观激活能为112.5
本文设计了新型低碳、5wt.%锰、含铝TRIP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试验钢残余奥氏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Therma-Calc热力学软件对试验钢进行了平衡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1wt.%Al元素的添加,使得试验钢平衡相图中的两相区温度范围扩大并向高温区移动.试验钢在660℃等温5min后,可以获得15.1%的残余奥氏体,
以凹凸棒石粘土(ATP)为主要原料,并适当添加一些辅助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并优化出能够有效防止T10A钢在高温下氧化脱碳的涂料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涂料配方为(质量分数):60.2%ATP,18.4%Al2O3,16.5%SiC和4%Cr2O3,粘结剂K2SiO3水溶液中的固含量为31%.经适当处理后的ATP涂层在高温下能均匀地覆盖于钢基体表面,且不易开裂,有效地隔绝了氧化性气氛与钢材的接触,
采用硬度测试、电导率测量、透射电镜及三维原子探针对470℃固溶2h,然后120℃时效后合金的组织和相关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120℃时效6h后硬度值的变化比较小,此时的强化析出相为GPI区和η相,而且GPI区是由Zn和Mg共同组成的团簇,η相的化学成分不是固定的,Zn/Mg比的范围为1-1.6.合金的电导率在时效初期迅速升高,时效时间超过6h后合金的电导率上升的速度比时效初期的小.
为了研究不同时效工艺下Mg-Zn-Ca系列合金微观组织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用气氛保护熔炼的方法制备了Mg-xwt%Zn-Ca系列合金(x=1,3,5).对铸态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380℃×12 h)后,选择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对其进行时效.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对各种热处理状态下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相组成和硬度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n含量的提
本文主要研究了时效处理对Sn2.5Bi1.4In1Zn0.5Sb0.3Ag无铅焊料组织及与Cu连接界面的影响.Sn-Bi-In-Zn—Sb-Ag成本低,熔点在195℃左右,可以和传统Sn-Pb焊料相媲美.时效过程中,试样内部先发生一定程度的回复,晶粒细化,继续延长加热时间,则将引起晶粒进一步长大.与Cu基板回流焊后界面分为Cu5Zn8和Cu6Sn5两层,随着时效的进行,Cu5Zn8和Cu6Sn5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