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模式在判定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中的应用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NCEP 再分析资料,驱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v4. 9),模拟追踪南海区域850 hPa 4—6 月逐日的气流后向轨迹,根据模拟出的南海监测区低层气流来源,定义1948—2009 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并和国家气候中心所定义的南海季风爆发日期以及高辉、何金海定义的南海季风爆发日期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定义,1948—2009 年期间,南海夏季风最早爆发时间为第25 侯,最晚爆发时间为35 侯,平均爆发时间为5 月21 日。季风爆发正常年有45 年,约占总年数的73%,爆发早年有8 年,约占13%,晚年有9 年,约占14%。(2)通过与国家气候中心定义的1951—2009 年南海季风爆发日期以及高辉、何金海定义的1958—1998 年南海季风爆发日期进行比较,发现三种方法定义的结果较为一致。在个别年份,用风场结合温湿指标的定义方法比较难以排除来自中纬度的西南气流对判断热带夏季风建立日期的干扰,而拉格朗日方法可以通过南海低层气流来源的追踪,解决以上这个问题。同时在个别年份南海季风爆发时,越赤道气流在输送到南海海域时并非通常的西南风而是东南气流,拉格朗日方法同样可以识别这种情况下爆发的南海夏季风。(3)根据轨迹模式的计算,南海季风爆发日监测海域 850 hPa 的平均假相当位温为341 K 与国家气候中心南海季风定义中的假相当位温指标340 K 接近,但监测区域假相当位温在最近62 年中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在未来利用假相当位温诊断南海季风的爆发日期时,可能需要对指标进行订正。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加密观测资料、物理量场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PWV 可降水汽资料等,对 2010 年7月3日至5日上海地区梅雨期间的强对流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会议
  客观定量表征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是目前科研和业务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960— 2009 年NCEP/NCAR 逐日再分析和中国714 个基准站20 时(北京时)观测资料,归纳总
会议
我国的国有企业地位和性质较为特殊,其领导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值得关注.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不足.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思政工作经验,针对
  数值模式预报检验与效果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认识数值模式的预报误差及误差来源,有利于应用好数值预报产品,并促进数值模式预报能力的改进。探空观测资料和模式分析场资料
会议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0 年7 月16-19 日由西南涡影响下的川陕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着重从影响系统、高空急流、
会议
  本文用上海徐家汇测站(1971~2010 年)5~9 月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近四十年上海夏季高温的演变情况,特别对1998 年以来上海出现的39℃以上极端高温酷暑天气进行分析。结
会议
  利用LAPS 同化系统融合多种观测资料,对2010 年8 月25 日发生在上海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是由中、低空中尺度辐合系统直接触发形
会议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方法,结合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 年 9 月1 日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在弱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下,天气尺度
会议
“冠生园”是我国近代食品工业中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它的创办人冼冠生,从摆食品摊起家,毕生艰苦创业,为抵制外商倾销、发展我国食品工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一位爱国的、干练
期刊
目的:研究河南省不同地理环境及气象条件下各区域的乙脑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及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河南省乙脑发病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海拔高度成负相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