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都地域分布差异及格局演变--兼论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的主题地位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整理史念海老师《中国古都概述》1-6卷,共提取出178个古都进行分析.结合分析需求,把中国古都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等六个时期;把中国按流域划分为东北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运用地理集中指数、重心测度、基尼系数等数理方法,从各个时期占都在各省分布数量和年份出发,分析中国古都总体地域分布差异以及不同时期古都分布特征;以DEM数据和降水量数据为基础考察古都分布与地形、高程、降水量的关系.结果得出:(1)从总体上分析,黄河流域是古都的数量和年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古都所属年份在各个省份长短不一,古都四个不同权重的地理重心分布较为集中,三个位于河南省境内,只有不加权重重心位于河南省和陕两省交界处.(2)古都大量出现在中国三大阶梯交接地区,大的山谷也聚集着大量的古都;古都海拔集中分布在0-100米,占古都总数的43.65%,前两个层次的古都海拔也较低,平均只有119米;古都大量分布在有一定坡度地区,大多数古都周边游坡度较大,但是对于坡度过大或者过于平坦地区,古都分布是十分少的;所有古都中有95个降水量在500-1100毫米之间.(3)从分时段来看,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古都大都分布在长江以北,此后逐渐向南转移,到元明清时期,长江以南古都数量超过了长江以北;但运用重心测度的方法,选择古都持续年份作为权重,古都的重心却又向北移动,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法研究发现,古都数量在各个省份趋于分散,而古都所属年份在各个省份趋于集聚;各个时期以古都持续年份为权重的重心围绕着河南省呈"螺旋"分布.(4)黄河流域是无可置疑的中古古都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古都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地区,是中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及主体.
其他文献
在当前我国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调整中,伴随着新开出许多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同时,也都共同面临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被大量压缩的现象,只有摆正课程的定位,采取实践教学和基础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旨在提高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质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学地理课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但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大力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
当前我国新课改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点睛画龙,质疑导学”的教学模式,则是用“关键词”引入主题,建立一条“思考路线,让学生自己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本文从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和教师教学方法入手,以典型高考题为素材,结合其所涉及区域的发展现状,有效创设案例情景,对比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在课堂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专家点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说明用典型高考题还原为课堂案例的做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文化空间的定义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文化空间因子对北京遗产旅游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相关遗产旅游解说.从聚落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对北京遗产旅游环境进行详细讨论与解说.研究认为:(1)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体现遗产所处的四种不同环境,就要让身处其中的人可以真实、全面的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感受其历史文化内涵.(2)现状环境中重点建构筑物分类研究,
人类文明的历史实质上就是“流域文明”的变迁,人与流域的关系是发展的主线.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只能顺从于流域环境,人与流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类改造流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人类开始在流域内开垦土地,种植庄稼,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类开始治水,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人与流域的关系,人类已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流域.农业文明时期,灌溉农业的出现使粮食产量增加,
我国城市的住宅需求已开始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由短期重建转向长期保有和经营.在此背景下,急需推动以长寿命、高质量为政策导向的住宅供给模式的转型.为了解决长寿命住宅与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以及初期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于SI住宅体系(结构主体和填充部分相互独立)的新型技术政策模式,即“立体上地”模式.该模式将长寿命住宅的结构部分与填充部分区分开来,并将结构部分视为
地理学是一门从事于“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社会与环境关系”研究的科学.然而,二战后,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缺少量化研究方法,德国传统地理学被认为是一门缺少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描述性学科,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与危机.经过对传统地理学痛苦反思、批判和孤独探索以及和英美等国家的国际化交流,德国人文地理实现了复兴与发展.目前德国主流地理学主要形成空间分析、行为科学、后结构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四个研究流派,但
牧马河为滹沱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阳曲县西北角与静乐、忻府交界的五庆沟.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运用《水文学》、《环境保护学》、《景观学》等原理,论证整治忻州城南牧马河并将其开发成人工景观水域的可行性.借鉴忻州城北南云中河治理美化工程的典型案例,提出打造牧马河滨河景观绿化休憩带,还原城市河道水系的绿色生态效应,给忻州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态自生修复、环境良性循环、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理念.研究发
“胡焕庸线”作为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备受推崇.然则,在新的剧变的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胡焕庸线”及其所表达的地理意义是否稳定,亦备受关注.本文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四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数量、分布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微减、西北半壁人口微增,西北半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