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文明变迁的轨迹:治水-水利-和谐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的历史实质上就是“流域文明”的变迁,人与流域的关系是发展的主线.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只能顺从于流域环境,人与流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类改造流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人类开始在流域内开垦土地,种植庄稼,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类开始治水,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人与流域的关系,人类已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流域.农业文明时期,灌溉农业的出现使粮食产量增加,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了水利事业的繁荣.工业文明时期,从依靠水作为动力的机器,到蒸汽机、电气、计算机等,人类对流域的依赖性进一步弱化,人类在与流域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流域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的瓶颈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化造成的污染导致流域环境恶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生态文明的提出,为人与流域的关系勾画出一个崭新的前景.而流域生命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途径.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台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经济型特区并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为自由经济示范区,对台湾的工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本文清晰地梳理了台湾出口加工区发展演化的脉络,通过对出口加工区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出推动其发展及每个阶段转型的重要动力因素.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的中心城市等级的划分,得出广东省的6个旅游中心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计算其他地级市与这6个旅游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借助修正过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和旅游断裂点模型进行计算,并与江苏省、浙江省的旅游经济联系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经济联系还不够密切,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本文还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把广东省的旅游空间划分为一个一级圈(广东省旅
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转型,我国迫切需要金融制度改革创新,特别是离岸金融中心和市场的建立.针对我国学者对离岸金融的研究主缺成功案例的现象,选取以避税港型(簿记型)离岸金融中心为特色的马恩岛为例,分析其离岸金融发展的特色,并探讨其对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及市场的模式以及区位选择的启示及意义.
运用泰尔指数测度2000-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山东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分析各个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差异.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差异在2009年之前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2009年之后差异开始减小;(2)相比东部、西部、中部之间的差异,三大区域110内部的差异较为明显,构成了总差异的主要部分;(3)三大区域内部、区域间差异、总差异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
遥感技术是对湿地进行监测研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是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采用遥感(RS)方法,系统探讨了天津地区湿地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天津湿地总面积在夏季(9月)达到最大值,约占天津市总面积的16.7%,且总体变化与月降水量变化十分相似.自春季(5月)到第二年冬季(2月),河流湿地面积呈一直上升的趋势;水稻田湿地自夏季(9月)达到最大值后就消失了,而盐田湿地面积则基本
在当前我国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调整中,伴随着新开出许多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同时,也都共同面临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被大量压缩的现象,只有摆正课程的定位,采取实践教学和基础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旨在提高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质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学地理课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但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大力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
当前我国新课改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点睛画龙,质疑导学”的教学模式,则是用“关键词”引入主题,建立一条“思考路线,让学生自己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本文从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和教师教学方法入手,以典型高考题为素材,结合其所涉及区域的发展现状,有效创设案例情景,对比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在课堂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专家点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说明用典型高考题还原为课堂案例的做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文化空间的定义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文化空间因子对北京遗产旅游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相关遗产旅游解说.从聚落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对北京遗产旅游环境进行详细讨论与解说.研究认为:(1)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体现遗产所处的四种不同环境,就要让身处其中的人可以真实、全面的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感受其历史文化内涵.(2)现状环境中重点建构筑物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