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通过抑制RANK和NF-KB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DNA甲基化在细胞分化和肿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地西他滨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通过释放抑制因子来干扰基因的转化过程。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在B淋巴细胞中,地西他滨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路抑制了B淋巴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转化。在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DNA甲基化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分化和其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伤椎PVP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对32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目的:基因治疗是一种潜在的有效的治疗骨肿瘤的方法。病毒载体虽然转染效率较高,但是有潜在风险。非病毒基因载体投放是最安全和方便的方法,其中纳米颗粒载体是最有应用前景的。然而,由于基因载体很难被摄入到细胞核内,这在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它们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本研究旨在研究超支化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载体(HPNPs)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核摄入的可能性。
目的 为了全面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向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使护理工作“贴近临床、贴近社会、贴近患者”,实现护理事业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探讨护理质量管理新标准在ICU护理质量实践的实施效果。
目的:内蒙古地区完成首例钛合金3D打印骨盆肿瘤假体重建术,为了更好的护理患者,提高手术的疗效,在此对钛合金3D打印骨盆肿瘤假体重建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2015年3月我科对首例钛合金3D打印骨盆肿瘤假体重建术的患者实施了连续性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消除其恐惧紧张的心里、DSA栓塞的护理、肠道准备、肛门括约肌收缩及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displaced midshaft clavicular fracture in patients older than 60 years with a 3.5 mm reconstruction plate placed superiorly or anteroinferiorly i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尸体标本和活体MRI影像的ACL解剖学测量,找出 ACL胫骨和股骨止点相关数据,与矢状面、冠状面、胫骨关节面的夹角,对比分析二者差异,为手术方案及手术效果提供相应依据,从而提高ACL重建手术定位的准确性。
目的:探讨保留肩肘关节的酒精灭活再植术治疗肱骨干恶性骨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患者女,11岁,于2013年6月通过穿刺病理诊断为左肱骨Ewing肉瘤,术前按DDP+IFO+ADM方案进行2个周期化疗,后于全麻下行保留肩肘关节的瘤段酒精灭活再植术。术后6周撤除肩肘带并被动活动进行肩、肘关节功能康复锻炼,8周后肩、肘关节主动活动,进行免负重功能锻炼,12周后行轻度负重功能锻炼。术后按序行DDP+IFO+A
目的:分析金格杆菌所致儿童骨关节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自2000年至2014年英文文献所报道的566例患者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超过80%的患儿发病年龄在4月到4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为1∶14∶1;最常见的前驱性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82%);就诊时83%的患儿体温是在38.3℃以下;最常见的三种骨感染形式分别为:化脓性关节炎(73.1%),骨髓炎(15.7%)及椎间盘炎(5.4%),三种骨
Background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peration versus non-operation treatment for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DIACFs).
INTRODUCT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for back and sciatic pain that costs large medical expense.Accumulating evidence has indicated that microRNAs (miRNAs), a small 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