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基于“CCPIC”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r4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木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诸多缺陷,比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企业不重视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土木行业的飞速发展.基于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CCPIC)的人才培养模式更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与国际视野、专业与科学素养兼备、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并存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教学改革,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本校首个卓越班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证实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不同于按土木工程专业进行的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通过对土木大类人才培养以及"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结合研究,形成有特色的专业大类培养下土木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大类培养模式下卓越土木工程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实践改革,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土木工程专业作为最早开展评估的专业之一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且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黑龙江工程学院基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背景,立足工程教育评估国际化平台,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导向,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矩阵,建立了具有"1234"创新模式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在学院教
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成为一项重要使命.房屋建筑学作为土木工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计划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考核不够合理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卓越培养计划的目的,从完善教学计划、改革学时安排和课程设计、多样化教学手段入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培养出卓越工程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课程内容涵盖工程相关各个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及实践性强,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工程观的重要课程.在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学实践中以研究型课程的方式组织教学,建设网络课程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工程调研形成研究课题,积极探索适宜的教学组织模式与考核模式,启发学生对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相关问题的兴趣,培养探究学习能力与综合的
华中科技大学在启明学院中从23个不同专业的创新实验班中按照学科大类选择了机械、光电、生医和土木4个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组成了跨学科联合实验班.介绍了新生研讨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了该跨学科联合实验班新生研讨课《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教学模式以及实施效果.实践表明,该跨学科联合实验班新生研讨课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积极的作用.
实践教学体系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环节,而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文结合青岛理工大学建筑材料方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情况,系统介绍了"卓越"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内容和构建方案.主要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实践教学体系应与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工程实践教育新模式,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和合作企业的科研优势及产业热点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教育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实施计划.本文基于教学团队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与措施两个层面,全面阐述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校企融合式土木工程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给出其特色所在,为类似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借鉴.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实践型高质量工程师,结合广州大学土木学院的培养方案、教学体系、与外企合作实习等方面,阐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地方性高校中的教学理念与分析探索.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必要的集中实践性环节,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衡量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将毕业设计环节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校内与校外导师双指导,并就如何实现该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经过两年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较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才能真正培养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新形势下,为满足各项建设对土木类与材料类专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四个方面探索并优化了新形势下土木类与材料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方案对教师队伍进行进一步优化,培养能适应新形势下国际土木类与材料类项目发展趋势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