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I起搏模式下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2009江苏省心血管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因持续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起搏器植人的80例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但术后1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对损伤性骨关节肿痛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探讨运用十三味消肿散与七厘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十三味消肿散治疗3723例,七厘散治疗1450例. 结果:十三味消肿散治愈好转率99.87%,七厘散组治愈转率88.97%.结论:十三味消肿散组明显优于七厘散组,疗效显著,作用快,疗程短,制作及使用方便。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测定干扰素诱导基因[抗黏病毒1(MX1)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干扰素诱导蛋白44 (IFI44)基因]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运用SYBR green dye 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目的:对伴骨髓水肿的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以白介素1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为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膝骨关节炎病人331,根据膝关节MRI分为骨髓水肿组(172例)和非骨髓水肿组(159例),分别收集其临床症状,WOMAC评分,并同期检测其血清和关节液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ANOVA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折病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合临床病例指出患者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部位,散部、胸腰椎、肱骨外科颈分列前三位,提示老年人预防骨折主要是预防骨质疏松,加强预防骨质疏松的教育,并且在治疗骨折期间应加强骨质疏松的治疗。
目的:通过对人体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指导,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对近年来开展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重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协助指导教会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训练:患者静力性收缩、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屈曲锻炼、扶双拐下地步行以及上下楼梯等,防止术后膝关节挛缩,改善关节功能。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术后当日即开始实行康复锻炼,逐日递增直至出院并给予康复指导。结果: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刀进行治疗,并探讨了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针刀治疗60例,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护理措施。结果:痊愈43例,占72%;显效11例,占19%;有效4例,占6%;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全面临床护理取得显著疗效。
本研究以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为干预因素,观察其对人内皮祖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期探讨EPCs在糖尿病AS发生的可能机制。经研究发现,AGES可以刺激EPCs表达TNF-a,VCAM-1,sICAM-1,这种作用可以被抗RAGE中和抗体、p38抑制剂、Erk抑制剂部分抑制。
本文阐述了结节性硬化症临床诊断的主要指征和次要指征,并对其确诊指标做了简单的概述。同时,阐述了该疾病在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肾、心脏、肺、眼等方面的发生机率。目前对ISC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可进行遗传咨询。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对亲姐妹俩的不同心肌病临床表征进行诊断治疗。结果,姐姐抢救无效死亡,妹妹予以倍他乐克逐渐增加剂量达75mg bid治疗三周后,患者感症状缓解。通过对本次病例的探讨,对于家族性心肌病,应通过遗传学、影像学等方法,加强临床前心肌病的筛查,并结合心脏形态学、生理学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及早发现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介绍了心脏标记物的分类,在临床工作中可分为早期标志物及确定标志物两类。心脏标志物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类型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治疗策略的选择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此,重点介绍了肌钙蛋白、肌酸激酶CK-MB、肌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髓过氧化物酸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